2021年6月30日,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景业智能)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计划发行206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6.01亿元,这意味着每股发行价约为29.20元。
景业智能专注于为核工业提供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其主要业务与中核集团紧密相连。2020年,景业智能与中核集团之间的销售收入达到1.6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8.77%。
尽管中核集团是景业智能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也在努力开发非核领域的市场,如新能源电池、医药健康和国防军工等。然而,由于对中核集团的高度依赖,景业智能在拓展新市场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中核集团对景业智能的收入贡献显著。从2018年到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93.60万元、1.01亿元和2.06亿元。其中,来自中核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收入分别占各年度收入的45.18%、54.73%和46.44%。
数据表明,自2016年以来,中核集团始终是景业智能最大的客户。不仅如此,景业智能的第二大客户——航天科技集团单位一,也与中核集团有密切联系。2020年12月,中核浦原通过增资协议成为景业智能的股东,持股比例为12.50%。因此,中核集团与景业智能之间的交易被视为关联交易。
2020年,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对景业智能的销售总额占总收入的78.77%。此外,中核浦原在2020年出资8406.89万元,认购了景业智能新增注册资本754.29万元,相当于每1元注册资本作价11.15元。相比之下,赛智网壹在2019年7月以3000万元认购了景业智能62.07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每1元注册资本作价48.33元。
景业智能解释称,2020年中核浦原的增资价格是双方友好协商的结果,公司当时的估值为5.88亿元。
中核集团的主要采购项目包括核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核工业机器人在景业智能总收入中占比30%,但其销售对象几乎全部为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单位。2020年,核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毛利率高达75.44%,而核工业智能设备的毛利率则为45.07%。
随着与中核集团业务往来的增加,2020年景业智能与中核集团下属单位的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增长至5609.78万元,其他应收款余额为546.48万元,合同资产余额为212.19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为360.23万元,以及应付账款余额为6916.64万元。
招股书显示,2020年景业智能已完成的6个合同金额超过500万元的销售项目中,有3个来自中核集团下属单位,合同金额分别为766.70万元、1150.00万元和5726.00万元。
截至2021年5月,景业智能正在执行的13个销售金额超过500万元的合同中,有10个来自中核集团下属单位。合同金额范围从598.00万元到7506.00万元不等,其中大部分合同金额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
此外,景业智能还有一部分业务涉及非核公用智能设备,约占总收入的20%。公司在继续深耕核工业领域的同时,也在探索新能源电池、医药健康、国防军工和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这些市场的竞争激烈,景业智能在这些新领域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且与中核集团的业务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使得公司在新市场上的拓展更加困难。
根据招股书,景业智能99%以上的销售收入来源于五大客户,除了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外,还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单位一、南都电源及其下属公司。此外,2020年景业智能的其他两个主要客户分别是宜都长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杭州普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景业智能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的主要产品应用于核工业领域,而该领域的下游客户往往具有较高的集中度,这种情况类似于电力、电网、电信、石油和军工等行业。
为了保持运营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景业智能表示,虽然中核集团下属企业中核浦原于2020年12月成为公司的关联方,但公司与中核集团下属单位的业务获取方式均通过公开招标完成,且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已超过六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景业智能还支付了46.68万元的招标服务费用,用于参与中核集团下属单位的招标过程。景业智能认为,由于业务需求,公司需要参与中核集团下属单位的招标,而这些招标过程通常会委托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其中一些代理机构属于中核集团下属单位。
此次募集资金6.01亿元将主要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3.25亿元)、产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662.28万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