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术机器人冲击“达芬奇”垄断地位
作者头像
  • 华为终情
  • 2021-10-16 20:21:04 6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崛起不仅提升了手术质量,还显著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性价比,预计未来机器人手术将在国内广泛普及。

纪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精锋手术机器人继成功完成泌尿外科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后,又在妇科领域启动了新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注册临床试验。此次试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孟元光主导,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纪妹共同推进。

国产手术机器人接近国际顶尖水平

医疗机器人的历史可追溯到1985年,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辅助机器人四大类。其中,手术机器人占比约37%,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相比传统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更清晰的视野、更精准的操作以及更好的手术效果。

然而,由于手术机器人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且依赖进口,这一直是制约我国机器人手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研发国产手术机器人并进行临床试验显得尤为迫切。

“从此次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国产精锋手术机器人性能稳定且安全,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表示,“凭借更清晰的视野、更精准的操作和更优的手术效果,机器人辅助手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腹腔镜手术。”

目前,精锋手术机器人MP系统已完成临床试验招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用手术机器人系统正式进入临床阶段。此次试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张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林天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周芳坚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雪培共同参与。

专家们认为,通过此次临床试验的验证,精锋手术机器人MP系统在处理复杂的泌尿外科手术(如前列腺癌和肾癌)时表现出色,手术过程平稳,操作安全,流程顺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良好。

张旭强调:“微创化、智能化、精准化是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有助于简化复杂手术,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有望像腹腔镜手术一样普及

“长期以来,此类手术机器人市场一直被进口产品垄断,高昂的费用也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器人手术在我国的推广。”精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建辰表示。

孟元光表示,尽管机器人在多学科中的应用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价格问题尚未普及。国产手术机器人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得高端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手术质量,还大幅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性价比。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及行业良性竞争,手术机器人价格将更加亲民。我们相信,机器人手术会像传统腹腔镜手术一样普及。”纪妹教授指出。

据预测,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4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8亿美元。随着心血管疾病、神经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手术机器人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我们期待国产手术机器人持续创新和完善,更期待在未来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多的培训平台,培养更多具备机器人辅助手术技能的微创专科医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刘卓炜表示。

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华为终情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达芬奇机器人垄断冲击地位手术国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