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点硬件应用到多机协同施工:建筑机器人系统级商用加速
作者头像
  • hkzl2020
  • 2022-06-11 14:10:46 9

在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和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背景下,政策底已经显现,市场情绪有望逐步恢复。对于房企而言,现阶段的关键在于如何优化经营管理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在5月碧桂园集团召开的月度管理会议上,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国家出台了许多旨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企业应该以平衡的心态面对市场挑战。他认为,尽管市场存在困难,但未来仍有广阔前景,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碧桂园一直强调的“一率五力”理念也与此契合。公司特别注重通过“科技力”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高效运营。科技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这种应用被视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头豹研究院分析,中国建筑建造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渗透率较低,不足1%。预计到2035年,建筑建造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24亿元人民币。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品牌已经研发了近50款建筑机器人,并有23款投入商业化应用。博智林通过整合“BIM+FMS+WMS+建筑机器人”模式,加速推动不同场景下的机器人协同施工,为大规模系统化运行奠定基础。

构建竞争力

博智林正致力于快速商用化,以此构建碧桂园在建筑施工场景中的竞争优势。2021年的财报业绩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介绍了公司的“好房子”战略和科技智慧化改造。公司希望建筑机器人能够更快地创造价值,并制定了稳步实施、成熟后复制、稳定后量产的策略。

莫斌指出,博智林的优势包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数千名员工推动迭代以及巨大的内部市场。碧桂园相比同行的最大优势在于业务覆盖全产业链,这有助于公司在内部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此外,博智林还积极参与国家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参与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

商用化加速

杨国强提出,要建造高质量的改善型住房,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莫斌要求各区域切实推进智慧建造,并迅速优化迭代,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杨国强鼓励团队不断追求新技术,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

博智林不仅在硬件层面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应用,还在建筑机器人之间的有效联动方面取得了进展。2021年12月,博智林在汕头金平项目首次完成了“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这次多机协同施工标志着博智林建筑机器人进入了多机协同系统化应用的新阶段。

2022年4月,博智林在增城项目完成了“BIM+FMS+WMS”多机施工系统新功能的验收,包括“一梯两机、多机调度、交通管制、一键切换备用机、远程诊断”等功能,为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的批量化多机协作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尧学教授认为,碧桂园集团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通过BIM数字化、建筑机器人、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技术创新,在多个复杂施工场景上实现了多机协同施工,这是国内智能建造领域的首创,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正在改变传统建筑建造产业的发展路径,也为房地产企业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生产带来了积极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从底层到软件和系统级应用能力打通并商用的企业并不多,博智林无疑走在了前列。随着系统级商用进程的加速,这也有望为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hkzl2020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单点协同机器人用到商用加速施工硬件建筑系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