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市大部分区域恢复了堂食服务,除了丰台区和昌平部分区域外,其他地方逐渐开放了餐饮场所。记者随同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人员前往华贸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美食街进行了实地检查。
为了执行防疫政策,商家们被要求严格控制进入店铺的顾客数量,并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此外,购物中心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分散人流,包括智能机器人送餐、云端下单配送和传统的外卖配送。
严格管理就餐人数
华贸购物中心的副店长李靖表示,美食街共有36家餐馆,理论上可同时接待1200名顾客。然而,目前每家餐馆都必须限制顾客数量,并保持适当的就餐距离。早晨8点半,购物中心的物业管理人员开始上班,他们逐个检查商家员工的核酸检测报告,并依据防疫规定,对体温检测设备、健康码图片、人员登记簿以及餐桌间隔进行指导。
在一家名为“江南小馆”的餐馆门口,综合执法队的王月晨队长提醒店长,店内就餐人数已接近饱和,不能再接纳更多顾客,并要求保证餐桌间的安全距离。他还详细检查了餐馆每日接待的顾客数量以及员工的疫苗接种情况。
智能机器人送餐
据透露,华贸购物中心及其周边的写字楼已有近6000名员工恢复工作。尽管如此,楼内只有108家餐饮企业,用餐高峰期间容易出现人群聚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购物中心引入了三种配送方案:智能机器人送餐、云端下单配送以及传统外卖配送。
在美食街东侧的一条走廊里,记者发现有三台正在充电的送餐机器人。这些立方体形状的机器人顶部装有触摸屏,底部配有三个储物格。顾客只需通过手机下单,机器人便会自动前往相应的商家取餐,并将餐食送到楼上顾客手中。这种机器人每次能运送三份餐食,通过预设的计算机程序,它们能够独立完成取送餐及操作电梯等工作。顾客只需在机器人的显示屏上输入取餐码,即可轻松取餐。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员接触,提升了安全性。
专业送餐团队
除此之外,购物中心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送餐队伍,专门为楼内企业员工提供送餐服务。写字楼员工可以通过“华贸云”应用程序在线订餐,由送餐员负责取餐并送达。这样一来,便减轻了用餐高峰期餐馆门口的排队压力,不过这项服务仅限于楼内餐饮企业和写字楼员工。
普通外卖配送
最后一种配送方式是常规的外卖服务。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为了避免送餐高峰期的人群聚集,他们在购物中心门外设立了外卖交接点。楼内的餐馆将做好的餐食交给专人送到交接点,外卖小哥再从那里取走餐食。同样地,顾客也可以自行到交接点领取外卖小哥送来的餐食。
市场监管部门检查
为了确保恢复堂食后的餐饮食品安全,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各餐饮服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严禁商家使用过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材料进行餐食制作。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昨日对部分餐饮单位进行了检查,重点关注食材和调味品的质量和保质期,以及进货凭证和台账记录情况。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餐馆的状况良好。市场监管部门特别要求那些在5月份停业的餐馆,要对库存食品进行彻底清理,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并在恢复营业前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原标题:如何在恢复堂食后有效分流顾客?机器人送餐提升效率)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杨晓斌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