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后救援工作中,牧羊犬依然比机器人更具优势。据报道,救援犬正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废墟中搜寻幸存者。与此同时,欧盟项目“协调使用小型机器人设备和先进传感器进行搜索和救援行动”(CURSOR)展示了能协助救援的机器人和无人机。
这些小型机器人装有红外线和热成像摄像头,并通过细管抽取废墟中的空气,检测其中的二氧化碳及人体特有的蛋白质,从而判断是否有幸存者存在。无人机则为救援人员提供了三维影像,以便更好地了解现场情况。
然而,这些机器人和CURSOR项目中的新型设备仍处于原型阶段,尚未投入土耳其和叙利亚灾区的实际救援工作。相比之下,救援犬的优势在于其成熟可靠的表现。它们能够嗅出人类的汗液、荷尔蒙、血液、排泄物甚至呼吸的气息,一旦发现被埋者,便会通过吠叫和扒土的方式发出信号。
救援犬的另一大优点是它们无需电力或互联网支持,而救援机器人则需要这两种资源。尽管救援人员可以携带水和狗粮,但在偏远地区建立互联网连接却相当困难。此外,机器人虽然具备拍摄和传输图像的能力,以及精确操控的功能,但这些并非救援犬所能完成的任务。
伯恩斯教授也指出,当前的机器人技术尚不足以超越优秀的搜救犬。他强调:“在现阶段,牧羊犬依然是最佳选择。”当然,机器人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能够执行某些救援犬无法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