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正推动医疗保健行业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未来的医院焕然一新,也为患者带来了更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近日,《连线》杂志列出了医疗领域即将出现的一些技术进步。
全自动手术机器人
目前,世界各地已开发出多种机器人系统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不过,该系统需要人工操作,无法实现完全自主手术。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名为STAR(智能组织自主机器人)的手术机器人,能够独立完成手术任务。STAR配备有3D视觉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在医生指导下自动缝合组织。如果组织发生移动,STAR会及时请求医生确认是否需要调整手术方案。去年,STAR成功完成了猪肠的缝合手术,展示了其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潜力。
除了STAR,还有一种名为iKnife的智能手术工具,能够在数秒内识别癌症等疾病。这项技术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集成了电外科手术刀和质谱仪。iKnife通过分析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来进行实时诊断。在最近的研究中,iKnife在子宫癌诊断方面达到了89%的准确率。
更智能的疾病监测
今年3月,法国智能家居制造商Withings推出了一款名为U-Scan的创新产品,这是一种安装在马桶上的尿液分析装置。U-Scan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如酮和维生素C水平,来评估用户的健康状况。这款智能马桶的电池寿命长达3个月。
Withings指出,尿液中含有3000多种代谢物,能够即时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U-Scan通过监测黄体生成素和pH值水平,帮助用户追踪月经周期的变化,并将数据同步至手机应用程序。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更好地了解自身代谢情况,从而优化日常饮食和水分摄入。此外,它还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建议。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技术是无接触式血压监测设备。该设备通过拍摄患者面部10秒钟的视频,并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分析视频中的健康信号。这种方法无需直接接触皮肤,即可获得准确的血压读数。
3D打印器官
去年6月,再生医学制造公司3DBioTherapeutics宣布,一名来自墨西哥的20岁女性接受了由自己细胞3D打印而成的耳朵移植手术。这位女性天生患有小耳畸形,一只耳朵发育不良。3DBioTherapeutics利用她的活细胞制作了3D打印的耳朵,并成功进行了移植。新打印的耳朵不仅与她的左耳形状一致,还具备自然耳朵的外观和触感。这次成功的移植标志着组织工程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虚拟现实心理治疗
根据去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和健康技术公司OxfordVR的研究人员发现,虚拟现实(VR)疗法对于治疗广场恐惧症比传统疗法更为有效。广场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患者通常害怕在公共场所或开阔地带停留。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基于VR的自动化认知行为疗法(CBT)工具——gameChange,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帮助患者逐步克服广场恐惧症。用户只需佩戴头戴式显示器并启动程序,就能接受治疗,无需额外设备。
此外,gameChange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精神病患者的社交焦虑。系统可以将患者置于模拟环境,如咖啡馆或公交车站,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现实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