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在商场、医院和景区等地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实际上,“机器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机器人”一词源自1920年的捷克,首次出现在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的科幻舞台剧中。这部作品名为《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简称R.U.R),首次引入了“Robot”这个词。剧中,这些机器人长期受人类奴役,最终开始反抗,导致人类的灭绝。
尽管这部剧本被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批评,但恰佩克却因此让“机器人”一词得以广泛传播,并且在全球科幻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机器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作为好莱坞电影和科幻小说中的常客,机器人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许多相关电影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成功,展现了机器人形象的变化。
然而,电影中的机器人往往带有超乎现实的力量,有些人甚至担心机器人会取代他们的工作。实际上,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以下是过去一百年间最具影响力的三十款机器人,它们在科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28年:Eric是英国的第一个机器人,曾在英国和世界各地巡演,引发轰动。
- 1929年:日本首台机器人Gakutensoku能够书写汉字,并通过齿轮和弹簧改变面部表情。
- 1937年:Elektro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发的机器人,能够说话、走路和抽烟。
- 1949年:George是一个无线电控制的机器人,由废金属制成,由19岁的Tony Sale设计。
- 1956年:Unimate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对人类工人构成挑战。
- 1957年:Ladybug of Szeged是首款动物形状的机器人,外形酷似瓢虫。
- 1970年:Lunokhod 1是苏联发射的第一台成功的遥控月球车,实现了对月球的远程控制。
- 1972年:Shakey the robot是世界上第一台移动机器人,证实了人工智能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 1979年:Big Trak是一款可编程的机器人玩具,能够记住指令并执行任务。
- 1981年:Canadarm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使用的机械臂,可用于空间站的维护。
- 1982年:HERO是一款自行制作的机器人,能够响应外部刺激。
- 1985年:Robotic Operating Buddy(R.O.B.)是任天堂的一款机器人,可以作为第二玩家参与游戏。
- 1989年:Robosaurus是一款巨大的机器人,能够喷火。
- 1990年:CyberKnife机器人用于放射治疗,能够精确瞄准目标。
- 1995年:PUSH the Talking Trash Can是一款会说话的垃圾桶,曾在迪士尼乐园服务。
- 1995年:RoboTuna模仿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用于潜艇推进系统的开发。
- 1997年:Mars Pathfinder机器人在火星上收集样本,证实了火星上存在水的证据。
- 1998年:Razer是一款参加机器人格斗比赛的机器人,赢得了多次胜利。
- 1999年:AIBO是一款外形像狗的机器人,能够响应外部刺激。
- 2000年:ASIMO是本田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能够跑步和行走。
- 2001年:Electrolux Trilobite是全球首款智能机器人吸尘器。
- 2002年:Roomba是iRobot公司开发的自动吸尘机器人,能够清洁家庭垃圾。
- 2002年:Inkha是一款接待员机器人,具有独特的外观。
- 2003年:Actroid是一款高度逼真的机器人,由日本Kokoro公司发明。
- 2004年:iCub是一款像孩子一样的机器人,旨在自主学习。
- 2008年:Dextre是一款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机器人,负责维护工作。
- 2010年:Geoff Peterson是Craig Ferguson节目的机器人助手,具有独特的外观。
- 2012年:HAL是一种“半机械人型机器人”,能够增强人体功能。
- 2012年:Baxter是Rethink Robotics推出的机器人,被认为具有“常识”。
- 2013年:Atlas是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高度逼真。
- 2016年:Sophia是汉森机器人公司开发的女性机器人,拥有公民身份。
- 2019年:Mini Cheetah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四足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地形上行走。
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科技进步,还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