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竞技场上,科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确保比赛的公正性与观赏性。从高速摄像系统到智能视觉技术,一系列创新工具共同构成了冬奥会的“眼睛”,不仅捕捉到了比赛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更是见证了运动员们不断突破极限的瞬间。
在短道速滑等项目中,猎豹与飞猫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猎豹以其快速追踪能力,确保了比赛的实时记录;而飞猫系统,由40台4K超高清摄影机和3台8K VR摄像头构成,其多机位、超高清的摄影机阵列,实现了视角全覆盖,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赛体验,也成为了辅助裁判决策的有力工具。
在严格的防疫标准下,亿像素阵列像感器光场相机成为了赛事防控的特殊利器。这种设备体积小巧,却能提供360°的超宽视角,以及超高清的视觉成像效果,尤其适用于“大视野、多对象、复杂交互”场景,实现了对赛事区域的超视距、宽视野覆盖,有效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中的猎豹系统,以其惊人的速度(最高25m/s,相当于每小时90公里),为速度滑冰赛事提供了高速追踪与捕捉能力。这套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不仅实时跟踪运动员位置,还能配合转播需求,实现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的灵活捕捉,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面对高山滑雪项目中运动员高达170公里/小时的惊人速度,冬奥会采用了“高速运动目标跟踪拍摄系统”。这套系统通过智能控制中台自动对焦,快速锁定高速滑行的运动员,实现500米距离外的时速170公里运动目标跟踪拍摄。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观赏性,也为运动员的表现提供了更全面的记录与分析。
冰壶,被誉为“冰上的象棋”,其运动轨迹对运动员至关重要。通过“冰壶运动轨迹捕捉”技术,结合视觉AI感知、深度学习、三维建模和空间定位等先进手段,实现了对冰壶运动轨迹的精准检测跟踪和捕捉。这项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雪上运动,研发团队通过“冬季项目场景三维感知及重建技术”,实现了对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的三维场景数据的精确重建。这一技术不仅帮助运动员全面了解赛道状况,提高了训练效率,也为赛事的组织者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数据支持,确保了比赛的公正与公平。
在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等项目中,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成为了运动员与裁判之间的桥梁。通过实时捕捉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如滑行速度、起跳与角度、手臂摆动的角度等,这套系统为运动员提供了精细的技术分析,帮助他们优化动作,提高比赛成绩。同时,对关键技术动作的实时掌握,也为裁判提供了更加客观、准确的评分依据。
科技的融入,使得2022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技创新与体育精神的完美融合。从高清摄像到人工智能,从防疫保障到三维重建,科技的力量贯穿于每一场比赛之中,共同塑造了一届充满未来感与人文关怀的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