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以及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当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家居产品主要是单品,例如智能电视、智能开关、智能灯泡和智能音箱等,距离完整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仍有差距。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众多厂商投入大量热情,积极在智能家居领域探索和发展,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目前,还没有一家厂商在这个领域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这意味着各个企业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三四年前,许多国际领先的科技企业开始从互联网概念转向物联网概念,并迅速付诸实践,其中很多企业选择了智能家居作为切入点。国际上知名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平台有苹果的HomeKit、谷歌的Weave和三星的SmartThings。国内的智能家居平台则包括阿里巴巴的小智、京东微联超级APP、小米米家、海尔U+平台、美的M-smart平台,以及百度、腾讯和华为等企业也在智能家居平台产品上有所布局。
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模式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国外的企业大多与家电圈关系不大,而国内涉足智能家居的企业多以家电为主,或准备进入家电领域。例如,海尔和美的都是家电行业的巨头;小米正在积极进入家电领域,密集推出家电产品;阿里巴巴和京东则是众多家电品牌的渠道电商。这些企业在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同时,也在推出自己的智能家电产品,或者联合合作伙伴推出智能家电产品,并打上自家智能家居平台的标签。
因此,许多人会将智能家居简单地理解为智能家电。虽然这种理解并非完全错误,但智能家居的概念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智能家电,还包括其他系统。目前,家电产品是推广智能家居模式和获得商业利益的有效切入点。
由于参与智能家居竞争的企业种类繁多,且智能家居涉及多种技术和产品,一家企业很难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各家企业各有特色,但彼此之间并不兼容,这使得市场显得较为混乱,商业模式难以成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平台数量众多,企业各自为政,使用不同的软硬件协议,导致无法互联互通。无法互联互通意味着智能家居的各个产品和单系统之间无法数据交换和沟通,影响整体智能效果。
尽管有些企业提倡开放平台,例如海尔U+平台和美的M-smart平台,但开放平台也存在安全隐患和用户体验问题。单品方面,目前尚未出现特别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这也是智能家居一直受到诟病的地方。智能家居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混乱,伪智能产品泛滥,消费者难以分辨。智能产品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仅仅依靠APP控制。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平台众多和各家争鸣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技术推广、价格合理化和产品多样化都会受到积极影响,从而推动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各大企业在物联网领域纷纷发力,推出智能生活产品。但在物联网市场和消费者体验方面,物联网面临一个重要挑战:不同产品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市面上的物联网产品存在标准不统一、品牌间设备不兼容等问题。用户需要同时操作多个APP,导致场景碎片化和操作复杂,用户体验较差。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互联互通的核心在于与用户连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互联平台连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支撑这种连接平台的就是海尔目前全力推进的U+智慧生活平台。
京东通过微联超级APP,让用户可以通过一个APP控制海量跨品类、跨品牌、跨SKU的智能产品。京东利用自身强大的渠道优势,助力传统家电、可穿戴设备和娱乐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互联互通、场景化的智能生活体验。京东JD+开放平台通过整合投资孵化能力、工业设计和UI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互联网互通能力、智能云和大数据能力以及品牌营销能力,助力初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快传统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京东智能开放了线上页面,通过众筹、首发、试用等营销手段,为创业者提供完整的营销服务。我们希望更多的初创企业和优秀传统企业能在京东的支持下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物联网是一个巨大的风口,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产业已经成为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领域,而标准化是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然而,智能家居行业标准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多样性的需求,导致各厂商的技术路线、通信协议和使用标准非常多样化。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智能家居产品五花八门,难以实现系统兼容、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这对整个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不利。建议在国家标准委的主导下,由工信部牵头,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以促进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