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熄灯后,躺在床上想象未来的智能生活,智能家居场景浮现在眼前:清晨醒来,窗帘会通过手机或语音控制自动拉开,迎接第一缕阳光。洗漱完毕,锅里的养生粥已经煮好,一天的美好从这里开始。下班回家,语音激活灯光,智能冰箱根据现有食材推荐菜谱,轻松准备晚餐。餐后,坐在沙发上享受智能电视带来的娱乐时光。
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存在多年,许多厂商一直在努力推动它的发展,但至今它仍未完全赢得用户的青睐。然而,随着5G牌照的正式发放,编者认为,智能家居即将迎来真正的突破。
智能家居的概念大约在2015年兴起,资本也开始关注互联网家居企业。智能家居是指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与家居生活相关的设备集成,形成高效的家庭管理系统,提升居住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和艺术感,并实现节能环保的生活环境。
然而,长期以来,智能家居大多处于“伪智能”阶段。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通过物联网连接,使不同终端的数据互通,解决家居产品的数据化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使用体验。智能家居产品能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并自动启动适合不同设备的操作模式,这就是所谓的智能化。
目前,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智能。例如,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冷藏和保鲜,并不是仅仅加上一块显示屏或联网播放视频就可以称之为智能冰箱。真正的智能冰箱应当能够告诉用户鸡蛋的存放日期、数量以及何时会过期,并在必要时提醒用户自动购买。因此,有时我们也将这种表面的智能化称为“伪需求”。据统计,2018年智能家居单品出货量显示,智能锁销量在1300万至1500万套之间,渗透率约5%;智能音箱出货量为2190万台,渗透率仅为2.15%。其他大部分智能家居单品的市场渗透率甚至更低。
没有实际需求的智能家居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太多实用价值,但在编者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伪智能家居的发展也是通往真智能家居的必经之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不断探索的途径。
除了伪智能需求之外,智能家居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其他问题,如标准、网络、接口和格式壁垒等问题,导致它们成为单一的信息孤岛。然而,随着5G牌照的正式发放,5G的到来指日可待。那么,在5G网络正式商用之后,智能家居是否将迎来新的爆发?
当前,5G时代是物联网发展的真正启动时期,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这种基础的网络环境支持。物联网是在万物智能化的基础上接入5G网络,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尽管我们在4G时代已经开始使用一些智能家居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洗碗机、智能电视,甚至智能马桶等,但彼此间的连接仍因网络等因素存在一些瑕疵。据了解,5G技术的一大优点是其极高的传输速度。在目前的发展中,5G的速度比4G LTE快20倍,4G LTE的峰值速度为每秒1GB,而5G可以达到每秒20GB的速度。这意味着用户每天可以享受到100MB的日常速度,而4G目前每天只能提供10MB的速度。因此,两者在速度上的差异非常显著。正是由于5G具备这种速度优势,未来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智能家居使用方式。
因此,当5G网络到来之际,首先爆发的可能是人们期待已久的智能家居生活。不过,这种爆发还需要基于多年来厂商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理解,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智能,什么样的智能家居才是本质上的。真正的智能化家居应具备适应性功能,而不仅仅是贴上“智能化”的标签。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过1400亿元,达到1428亿元,增长率为25.3%。虽然增长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9年将达到1985亿元。
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我们也期待,在5G的推动下,智能家居能够真正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