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家居一直被誉为“未来生活”的标杆,承载着“创造舒适生活”的使命。尽管智能家居的愿景美好,但整个行业仍处于自我怀疑和谨慎探索的阶段,因为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这种现象是可以预见的。虽然行业内不断强调智能技术,但很少有人向消费者解释什么是真正的智能,以及消费者是否需要智能技术,需要怎样的智能技术。
虽然现状如此,但我们不应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某一方。实际上,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智能品牌与房地产商合作,将智能家居系统整合到住宅中,甚至在一些高端别墅项目中推广智能家居系统。
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成功的尝试,但要让智能家居成为大众消费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如何才能使智能家居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呢?家庭安防或许是关键突破口。
为什么说家庭安防是智能家居的最佳切入点?首先,智能家居虽然比3D打印、AR/VR/MR、机器人等技术更为实用,但如果强行推向市场,可能会遇到巨大阻力。用户会问:“给我一个购买的理由。”
回顾智能家居的各种功能,哪些是不可或缺的?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安防系统可能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重要的是,家庭安防具有让智能家居平稳过渡的潜力。
从三个主要因素来看,家庭安防为何能够迅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随着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许多80后和90后独生子女增多,照顾老人的需求日益凸显。
消费升级:随着普通人的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升,同时研发成本下降,使得安装一套家庭安防系统变得不再昂贵,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
行业发展:安防行业的自身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传统安防系统升级为智能安防系统,不仅具备记录和报警功能,还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
简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安全,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家庭财产的安全。
根据知名调研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家庭安全系统的市场规模为406.6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747.5亿美元,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0.40%。
另一份来自艾瑞资讯的报告显示,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家庭安全问题。特别是在租赁市场中,租户和房东都非常关注房屋和个人安全,家庭安防场景被认为是刚需场景。
监控设备的快速发展直接反映了安防行业的进步。如今,随着AI、5G和物联网的发展,家庭安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家居包含多种子系统和应用场景。为什么家庭安防能成为市场切入口?除了其独特的刚需属性,家庭安防的智能化特性也更容易展现出来。
相比“创造舒适生活”,以安全为核心的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心理上的安全感。简单来说,就是“物有所值”。
例如,家里只有老人居住时,可以通过可视门铃了解情况;家里无人时,如果有小偷入侵,能立即收到警报并报警;孩子在家哭泣时,摄像头可以及时发出警告并让用户远程查看并互动。这一切源于当家中无人或有老人、小孩、孕妇等弱势群体时,家人天生的担忧。
据2017年数据显示,智能家用安防市场规模为193.7亿元,仅次于智能家电的2828.0亿元和智能连接与控制产品的215.5亿元(单位:人民币)。
从广义上讲,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巨大,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进入的行业。智能连接与控制虽然略领先于智能安防,但这是因为连接与控制是未来智能家居发展的基础。
而智能家用安防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每个人家里可能都有电视、洗衣机、窗帘和空调,但未必会有摄像头。
这里的关键在于:智能家居中的家电、影音设备、连接与控制无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它们的前提是基于一个已成熟的市场推动。只有智能安防,作为一种渗透率极低的家用产品,在某种程度上真正代表了当前智能家居市场的现状。
智能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猫眼、智能门铃、红外传感器、烟雾报警器、门磁、窗磁等产品的出现,已经表明家庭安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