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门锁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进入家庭,人们对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认识也愈加清晰和具体。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众多智能家居企业的积极推动。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公司、手机制造商、传统家电巨头以及硬件创业团队纷纷加入智能家居行业,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发产品生态系统,使得这一领域持续升温。
在这之中,互联网企业和智能手机巨头凭借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而其中最为活跃、受到更多关注的是诸如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智能手机巨头。由于这些企业在智能终端市场的基础非常稳固,它们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显得尤为得心应手。
华为和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在智能终端市场的深厚积淀。
华为联盟迅猛扩张
华为正式涉足智能家居是在2015年,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5年底,华为发布了智能家居的HiLink战略,随后几年内形成了包括华为HiLink平台、华为商城、华为体验店、华为智选品牌和方舟实验室在内的强大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2018年底,华为推出了AIoT生态战略,将其明确为“1+8+N”。2019年初,华为设定了一个目标,即通过“1+8+N”战略,在三年内实现中国三分之一的IoT设备支持华为的HiLink标准。2021年被视为华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年。
尽管从2019年开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终端业务受到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智能手机业务。但这反而促使华为更加深入地拓展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以及照明、安防、清洁等应用场景。例如,华为智慧屏和可穿戴设备自2019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0年华为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市场甚至超过了小米。
与此同时,华为也在积极推广全场景智慧化战略。具体来说,通过开放的HiLink平台连接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这是华为的主要策略。华为与全球600多个家电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构建了一个日益繁荣的AIoT联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早在2019年底,华为HiLink平台已经积累了超过5000万用户,IoT设备总出货量超过1.5亿台。
去年双十一期间,搭载鸿蒙OS的美的产品开始上市。今年2月,美的宣布将在2021年与华为合作规模化,基于美的设备和华为鸿蒙OS的结合,加速构建全屋智能场景。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电巨头,美的加载鸿蒙系统无疑将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掀起波澜。
小米生态链独占鳌头
与迅速崛起的华为相比,小米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先行者,面临着“打江山”和“守江山”的双重挑战。
如今,提到智能家居,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小米是国内最早布局智能家居的企业之一,自2013年起就开始围绕智能家居建立生态链。如今,云米、绿米等品牌及其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因此,在当前的智能家居市场中,小米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2020年小米十周年庆典上,雷军表示,小米IoT平台已经连接了超过2.52亿台设备,进入超过5500万家庭,稳居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智能互联平台。
然而,小米过去的辉煌成就也为它带来了不少竞争对手。国内许多智能家居企业都希望击败小米,取而代之。
显然,近年来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小米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甚至有超越小米的可能性,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加强。
全屋智能关口的定鼎之战
智能家居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目前正处于从“智能单品”向“全屋智能”过渡的阶段。随着智能家居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的不断发展,5G、AI和各种IoT技术的不断成熟,全屋智能的某些条件已经具备。
2020年疫情推动了“宅经济”的爆发,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一波助力,使消费者和从业者对智能家居的应用性和体验进行了全面检验,从而加速了全屋智能时代的到来。2020年,海尔、格力和华为相继在全屋智能领域发力。其中,华为发布的All in One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使得全屋智能话题热度持续上升。
这种“智能单品”与“全屋智能”交替的机遇,对各路玩家来说意义不同。对华为来说是利好,而对小米则相反。原因很简单,华为早在2019年初推出“1+8+N”战略时就已经开始为全屋智能时代做准备;而小米的辉煌成就则主要建立在过去以智能单品为主的市场基础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和小米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竞争,可以看作是“智能单品”王者和“全屋智能”领军者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而这场大战的结果,将决定智能家居市场未来阶段的基本格局。
华为VS小米,谁的胜算更大?
小米和华为的竞争从智能手机开始,如今已扩展到可穿戴设备、个人电脑、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多个领域。简而言之,竞争已从单一的智能手机市场扩展到全方位的AIoT生态对抗。智能家居也成为双方充分较量的核心战场。
华为和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备受关注,双方各有优势。然而,从几个方面来看,小米保持优势的难度可能更大一些。
首先,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来看,小米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小米生态链拥有100多家合作伙伴,产品几乎覆盖了生活中所有智能产品。而华为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1+8”领域,小米的产品种类更加多样,且小米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较为统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感。
其次,从底层技术来看,华为的实力更为雄厚。华为在芯片领域的领先优势显而易见,而小米在软件和技术应用方面也有独特之处。但在物联网操作系统方面,2019年正式发布的鸿蒙OS使华为领先一步。相比之下,小米自研的物联网操作系统Vela直到2020年下半年才刚刚起步。
再次,从合作策略来看,小米和华为各有优势。小米的生态链相对封闭,与生态链伙伴的关系从扶持到深度合作,这种模式下小米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得到了充分保障,整个生态较为协调。而华为以HiLink为基础的联盟,则是基于一定的共识逐步深化合作关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强强联合,华为与合作伙伴更容易实现互利共赢。
考虑到华为已经在即将到来的全屋智能阶段抢占了一定的先机,总体来看,在这场面向未来的重大对决中,华为可能占据更大的优势。当然,双方的竞争还将长期持续,短期内的胜负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