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智能家居,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便利、智能和安全。然而,除了这些特性外,它还具备一个显著的优势——节能减排。
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达到了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6.5%。同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
为了实现“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少建筑能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建筑减排的关键在于电气化。未来供暖、制冷、照明、烹饪及家电都将转向电气化,这将促进更多节能减排的智能家居的发展,甚至可以实现电力的自发自用。”
智能家居的普及使得建筑节能成为可能。目前,许多智能家居系统采用了灯光控制系统和温控系统来调节温度和亮度,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例如,当不需要使用时,系统会自动关闭灯光和电器,这样可以大幅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家庭将所有灯光亮度降低10%,一年下来可减少38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一个月不开车。
智能家居不仅方便了日常生活,还融入了环保的理念。通过与气象网站的数据对接,智能家居可以在室外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自动开窗,实现自然通风。而在夏季高温时,门窗和窗帘会自动关闭,防止室内过热,从而减少空调系统的额外能耗。
此外,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家电、门窗和水气设备统一管理,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自动优化运行,使许多耗电、耗水和耗气的设备变得更加高效,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能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家庭中的主要能源消耗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制冷、制热、设备待机和照明。传统家庭灯具通常是满负荷运行的,只要一开灯,就会按相应的功率运行。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亮度,智能照明设备可以根据自然光的变化调整灯具功率,从而实现节能效果。
人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在关闭开关但仍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家用电器的待机能耗也不容忽视。比如,空调待机能耗为3.47瓦,洗衣机为2.46瓦,电冰箱为4.09瓦,微波炉为2.78瓦,抽油烟机为6.06瓦,电饭煲为19.82瓦,彩电为8.07瓦,PC主机为35.07瓦,这些都会无形中浪费电能。
智能设备在监测到业主离家时,会向智能网关发送信号,网关将自动关闭灯光和其他不必要的设备。当业主回家时,设备会自动恢复供电,既方便了使用,又节省了能源。
随着建筑减排计划的推进,智能家居逐渐向电气化方向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基于自发电技术的创新智能设备,也将为实现碳中和和碳峰值目标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