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21年中国品牌日在上海市正式开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b]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我国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优化供给、扩大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b]
去年是中国品牌日的第五年,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国家在推动各行业创建新国货品牌方面的努力,还展示了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特别是在后疫情经济环境下,双循环模式正在引领新的消费趋势。
“新消费”这一概念由百度百科定义为:[b]“新消费”是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所驱动的新型消费行为。[/b]尽管这一定义似乎更倾向于互联网品牌和网红快消品牌,但智能家居行业同样可以受益于这些理念。当前许多智能家居品牌仍在沿用传统的建材家居行业的营销策略,这反映出智能家居行业在品牌塑造、营销推广、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仍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
随着Z世代的崛起,消费者群体逐渐年轻化,智能家居不再是富豪的专属,而是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因此,智能家居企业应更加贴近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例如,智能汽车品牌在塑造品牌和营销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尽管汽车行业传统上较为保守,但在互联网品牌的冲击下,汽车品牌也在逐步向互联网营销模式靠拢,通过线上预订和将传统4S店设在购物中心等方式,更好地吸引年轻用户。
然而,智能家居行业仍有许多品牌停留在技术品牌和行业品牌阶段,未能真正转型为新消费品牌。消费者提及智能家居品牌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跨界者如小米、华为,而非深耕行业多年的专业品牌。这限制了智能家居品牌进一步普及到普通家庭。
智能家居行业中的许多品牌最初来自传统照明电工、弱电安防、建材家居、家电等领域,主要面向B端客户,缺乏C端品牌基因。然而,智能家居作为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天然具备年轻化的用户基础和消费基因。智能家居品牌需要跳出传统B端品牌的舒适区,通过互联网、人格化和社交化传播,走进消费者心中,塑造受消费者欢迎和认可的新消费品牌。
尽管华为面临打压,但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华为依然取得了显著成就。华为通过技术创新在智能汽车、智能矿山、智慧养猪等多个领域创造了奇迹。作为智能家居品牌,必须在技术上投入大量资源,至少在某一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智能家居行业脱胎于传统建材和家电行业,很多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沿用了传统模式。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新消费趋势的发展,传统模式越来越难以奏效。渠道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代理模式,而是更注重服务和体验。因此,智能家居品牌需要打造一种厂商一体化的新消费模式,渠道商也需要从传统的库存压货、赚差价模式转变为重视服务和体验的现代化商业形式。
海底捞和文和友的成功经验表明,品牌不仅要提供产品,更要传递文化和体验。智能家居行业依赖体验,但往往体验做得不够精细。智能家居品牌应该在场景打造、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塑造、服务细节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独特的品牌文化塑造和细致的个性化服务来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家居行业在服务意识上有待提高。许多品牌认为自己已经提供了服务,但实际上这些服务并未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好的服务应该是简单易用的产品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售后支持。智能家居品牌应该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提供更贴心、更实用的服务。
智能家居品牌大多依赖传统的B端线下门店和工程渠道。然而,随着短视频、直播和新媒体的兴起,智能家居品牌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品牌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渠道形式,如直播带货,以拓宽销售渠道并满足更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智能家居品牌在营销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品牌依赖传统的营销手段,效果不尽如人意。现代智能家居品牌应该采用企业微信、私域流量、社群、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多种营销手段,以更高效的方式吸引和留住客户。通过全链路智能营销,品牌可以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回报。
相信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家居行业必将诞生一批优秀的新兴消费品牌,智能家居也将从建材生态圈迈向更广泛的消费生态圈,助力中国新消费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