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WWDC22大会上,苹果发布了多项重大更新,包括从iOS到iPadOS、watchOS、tvOS的软件升级,以及搭载M2芯片的两款全新MacBook系列。这些更新涵盖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多个方面,令人瞩目。除了这些产品之外,苹果还在智能家居领域带来了一项重大变革——宣布HomeKit将兼容matter协议。
据了解,未来HomeKit将打通亚马逊Echo、谷歌Home、小米米家等智能家居平台之间的壁垒,只要设备支持并遵循matter协议,用户就可以通过苹果的操作系统中的“家庭”APP进行控制。根据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的公告,以及连接标准联盟(CSA)的说法,matter协议已经经历了多次测试,其1.0版本预计将在今年秋季发布。
为什么HomeKit兼容matter对于苹果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呢?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无法兼容,主要是因为它们采用了不同的通信协议,如WiFi、蓝牙、ZigBee、Z-wave等。这些协议各自独立,难以互通。matter协议的出现就是为了统一这些标准,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高效连接与控制。
matter协议的诞生源于业界的需求。2019年,由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公司联合创立的连接标准联盟(CSA)推出了matter协议,旨在提供一种基于IP的标准化连接方式,运行在以太网、Wi-Fi、蓝牙和Thread等技术之上。matter协议的目标是打破智能家居市场的分割局面,让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设备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对于苹果来说,matter协议将成为追赶亚马逊和谷歌智能家居生态的关键。早在2014年,苹果就推出了HomeKit平台,并承诺将Siri引入家庭设备的互联中。然而,尽管HomeKit在早期具有前瞻性,但其发展速度一直较为缓慢。截至今日,苹果官网上HomeKit产品的数量仍然有限,这与苹果对设备的高要求有关。为了获得“Works with Apple HomeKit”认证,合作厂商必须通过严格的MFi认证,并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
此外,HomeKit使用蓝牙BLE与HTTP协议进行通信。当iPhone或HomePod与智能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时,HomeKit可以通过WiFi和蓝牙直接控制设备;而当设备不在同一网络时,控制指令则通过家庭中枢与iCloud进行传递。这意味着即使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HomeKit也能正常工作。
通过支持matter协议,HomeKit将能够接入更多第三方智能家居设备,从而扩大其产品阵容。尽管matter协议的推广可能会削弱各大厂商之间生态系统的差异化,但苹果有信心凭借其在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优势,继续引领智能家居市场。苹果的支持不仅不会削弱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影响力,反而会为其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