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能家居不同的发展路线比较
作者头像
  • 联e会
  • 2022-07-01 16:56:34 3

如今,智能家居早已不再是新奇的概念。

从全球视角看,智能家居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美两国作为主要市场,虽然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市场正积极推动各品牌产品的互联互通,实现跨品牌协同工作。而国内市场则凭借成熟的产业链,各个品牌正在构建和完善各自的生态系统,全力推进全屋智能方案的发展,力求在市场混乱中实现统一。

随着消费者意识、需求及应用技术的变化,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哪种路径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谈到国外智能家居行业的标准,不得不提一个重要协议——Matter。Matter标准最早于2019年提出,由亚马逊、苹果、谷歌和康卡斯特等公司共同发起,并由CSA连接标准联盟负责监督。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公司加入并支持Matter标准。

Matter标准的主要作用在于,它使得符合标准的设备可以被贴上统一的标识,类似于我们常见的“已接入米家”的标识。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带有这些标识的产品,轻松地将设备集成到家庭网络中,而不会受到品牌限制。

对于智能家居公司而言,采用Matter标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集中精力研发新技术。对消费者来说,这一标准的实施消除了选择产品的局限性,降低了消费门槛,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相较于国外智能家居市场,国内在全屋智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因为许多品牌希望通过提供全面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来增强用户的黏性并占领市场份额。各公司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是更加注重全屋智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例如,华为就是专注于全屋智能的典型代表。其“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各类产品和服务。随着鸿蒙系统的推出,华为的全屋智能生态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不仅增加了接入的产品种类,还从系统、平台和渠道三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国内,也有一些小众品牌试图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为消费者提供类似于Matter标准的智能家居平台。例如,“智汀家庭云”APP允许用户在一个应用程序中控制多个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从而简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中美两国的智能家居市场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无论是推动Matter标准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还是投资全屋智能领域,亦或是建立能够整合不同品牌设备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双方应互相学习成功经验,取长补短。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联e会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智能家居路线国内外不同比较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