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家门时,机器人会迎接你,空调和灯光也会自动开启,这样的智能生活让人向往。然而,当真正使用智能家居时,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短视频中描述的那样完美,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智障”。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经历,探讨了智能家居的使用体验及改进方法。
在装修房子时,作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家装知识,并自学家装设计,还曾担任过一年的家装设计师。决定安装全屋智能家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抖音上智能家居博主的影响。视频中的各种场景模式,特别是“欢迎主人回家”的问候,深深地吸引了作者。
作者通过向智能家居博主请教,开始了解并安装智能家居设备。选购时需要考虑网关、智能开关、无线开关、语音控制设备、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等多种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灯光控制方式的不同,比如单控和多控的区别。
一旦设备安装完成,就需要进行设置。如果在选购前没有明确规划智能家居的品牌,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接入米家系统,进而影响整体体验。此外,设置错误或命名错误也会导致智能家居的“智障”表现。例如,两个设备名称相同,会导致语音控制时出现问题。
作者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
智能家居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方言识别。许多用户在尝试使用智能家居时,发现设备无法识别方言指令,导致使用体验不佳。
方言种类繁多,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城市都有细微差别。尽管部分智能家居已经具备一定的方言识别功能,但仍无法覆盖所有方言,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方言。
即使面对方言识别难题,智能家居仍然有许多替代方案。例如,可以通过无线开关、人体传感器等其他方式进行控制。这样,即使语音控制出现问题,用户仍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来操作智能家居设备。
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系统的同步和指令的统一。如果能够做到系统同频、语音同频、指令同频,智能家居就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生活体验。反之,则可能导致使用体验不佳。因此,用户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耐心地探索和优化智能家居的使用方法。
本文由 @张思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