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多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高层齐聚一堂,参加了一家初创企业Doppler Labs的产品展示。参会者包括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CEO萨蒂亚·纳德拉,苹果的互联网软件和服务高级副总裁艾迪·库伊以及Beats耳机负责人吉米·伊沃恩,还有来自亚马逊、Facebook、谷歌和腾讯的高管。
在展示会上,与会者亲身体验了Doppler的Here One无线耳塞。这款耳塞不仅可以屏蔽环境噪音,还能放大特定声音,并具备实时翻译功能。一位Doppler员工用西班牙语提问,几秒后耳塞便将问题翻译成了英语。
尽管有多家公司表达了收购意愿,但Doppler坚持要继续推出这款产品。然而,该产品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市场反响,一年后公司宣告破产。不过,许多Doppler的技术人员随后加入了各大科技公司。
如今,亚马逊、苹果和谷歌都在研发类似的耳机项目,旨在将助听器的功能与高端耳机的娱乐性能相结合。这些公司还计划加入健康监测功能,如行走步数统计和氧饱和度测量。虽然产品还需多年才能面世,但这类入耳式计算机有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Doppler前音频工程主管金茨·克利曼尼斯表示,公司的目标是让人们更多地使用耳机而非智能手机。他说:“我们的理念是将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转化为使用我们的耳机的时间。”
科技巨头们纷纷看好智能耳机的发展前景。亚马逊、苹果、谷歌和微软的语音助手正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师指出,智能语音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63%的美国家庭将拥有智能音箱设备。
智能耳机的潜在应用包括全天候语音提示和健康监测。Dolby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波普皮·克拉姆表示,通过恰当的传感器和处理技术,耳机可以判断用户正在关注什么,甚至能感知到用户的情绪变化。
尽管智能耳机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这些设备需要小巧、轻便,同时还要适应不同用户的耳道结构,以确保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此外,电池续航能力和防止耳垢等问题也需要解决。由于助听器被视为医疗器械,其销售受到严格监管,这也限制了智能耳机的发展。
然而,政策的变化有望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2017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17年OTC助听器法案》,允许消费者在网上或药店购买助听器,这为智能耳机市场打开了大门。
Doppler公司在短暂的时间里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最初的产品是为现场演出调整音效。随后,Doppler开发了Here One耳塞,具备听力增强、电话通话和音乐播放等功能。尽管产品最终未能取得商业成功,但其技术成果和理念依然影响着整个行业。
Doppler公司关闭后,许多前员工加入到了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公司。这些科技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智能耳机市场,期望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