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带来了个人和企业价值,但在满足更深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仍有局限。相比之下,智能手表由于其离人体更近且佩戴时间更长的特点,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作为人体数据采集终端,它在单一功能实现方面可能不如专业设备高效,但用户和资本仍然对其充满期待。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过去工业时代主要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则开始满足社交和尊重需求,智能手机成为重要的终端和入口。智能手机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但更碎片化的时间和深层次的个人需求,手机却难以应对。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每人的需求都可以被针对性地满足,智能手表作为数据采集终端,具备离人体更近、佩戴时间更长的特点,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未来将带来更大的价值。
人类手腕的重要性一直显著,智能手表作为重要数据采集终端,即使单一功能实现不够高效,用户和资本依然充满期待。未来,当所有设备都具备数据采集功能时,将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环境,诞生新的伟大企业。
物联网思维模式带来的商业变革体现在传感器的应用上。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部分,是物联网上层应用实现的基础。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物联网中的物可以直接交流,不再需要人为参与。例如,智能手表可以持续监测用户的健康指标,如睡眠质量、心率、血压等,一旦发现异常,手表会预警并连接APP后台,利用AI算法推荐适合的医生和医院。到达医院后,医生可以直接查看云端存储的数据,制定治疗方案。这种场景得益于传感器和机器智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效率。
智能可穿戴技术在2019年重新回到全球健身趋势排行榜的第一位。美国运动医学会发布的2019年全球健身趋势报告中,可穿戴技术再次位居首位。尽管苹果手表等高端可穿戴设备已经具备医疗级功能,但续航问题仍然是智能硬件的痛点。以个人行为和健康数据为核心的PMPD服务系统,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收集用户行为和体征数据,提供健康指导,激励用户改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在交互场景方面,系统实现了多场景、多人群的动态切换,针对不同需求定制功能,升级数据分析与呈现。后台数据通过AI算法的学习,存储、分析和修正用户的行为偏好,进行精准的信息和产品推送,从而拓展个人数据的商业价值。例如,专业运动训练场景服务于专业运动员,记录各类运动数据,建立专属社区,及时分享数据;商务效率场景则支持智能提醒、日程管理和快速联络等功能,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白领健康问题。
这是一场“弓箭”换“火枪”的变革,新时代来临,将诞生更多伟大的企业。硬件的发展遵循科学规律,越来越私人化,离人体也越来越近。单一的可穿戴设备很难获得利润,需要从产品到数据再到服务的价值闭环。大数据正在从服务于企业转向服务于个人。风暴将至,智能腕带设备厂商应专注于细分领域和专业场景,为用户提供明确的价值,在市场空白明显的细分领域中成为行业领导者。
智能运动手表专家,超过千万消费者见证,二十年品牌积淀,专注于各种运动和健康所需的专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