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斯勒理工学院(RPI)光效系统运用中心(LESA)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有效解决了时差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算法,通过对智能设备收集到的生物识别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时差缓解方案,包括如何调整睡眠时间和光照条件。
该团队的助理教授Agung Julius指出,他们利用算法和数学模型模拟个人生物钟,从而计算出最适合的光线强度,帮助调整个人的生物节律,营造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并确定最佳的睡眠时间。
生物钟控制着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睡眠、新陈代谢、激素分泌和大脑功能。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采集血液或唾液样本进行褪黑激素测量,这不仅耗时,而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测。
然而,这些新算法能够实时分析数据,无需复杂的样本采集过程。它们可以从穿戴设备中获取信息,快速判断用户的生物钟状态。
Julius还提到,生物钟与睡眠质量及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如果在错误的时间做事情,注意力和警觉性都会下降。
光效系统运用中心负责人Robert Karlicek认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它通过生物传感技术分析个人生物钟,有望利用适当的光照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