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行业深度报告:从华为GT2热卖看智能手表行业发展
作者头像
  • 每日经济新闻
  • 2019-12-26 19:09:22 0

智能手表有望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增长点

智能手表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消费者对手机周边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兴趣日益浓厚。2019年,真无线耳机(TWS耳机)市场迅速崛起,出货量大幅增加,显示出取代有线耳机和传统蓝牙耳机的趋势。尽管近几年各大厂商推出了各种智能手环和半无线耳机等可穿戴设备,但整体市场反应平平。然而,TWS耳机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兴趣,只要厂商能设计出实用且好用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为之付费。

我们预计智能手表将成为下一个可穿戴设备的热门产品。首先,TWS耳机因体积、重量和佩戴舒适度等因素的限制,功能相对单一。相比之下,智能手表由于不受体积的约束,可以加入各种传感器和屏幕,功能更加多样,可以实现通话、导航、健康监测和交互等多种功能。未来,智能手表有望成为手机的延伸品,独立工作。其次,智能手表作为数据入口的优势明显,它具备更丰富的功能和更长时间的佩戴,可以作为仅次于手机的流量入口。终端厂商可以通过推广智能手表来收集用户的健康运动数据,形成大数据体系,从而提供更大的商业价值。

智能手表产品不断进步,销量有望突破亿台

智能手表50年发展历程

在现代智能手表诞生之前,电子手表被视为其前身。1972年,美国汉密尔顿钟表公司推出了Pulsar Time,内置了传感器,可以自动调整LED背光亮度,并配备了数字按键和计算器功能。2013年,Pebble智能手表发布,配备了电子墨水屏和蓝牙连接手机的功能,可以同步显示来电、短信、电子邮件和日程安排等信息。同年9月,三星发布了Galaxy Gear,可以与Galaxy Note3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具备收发邮件、存储和传输数据、跟踪个人信息、通话和游戏等功能。2014年9月,苹果发布了第一代Apple Watch,用户可以自定义表盘、安装微信等应用。Apple Watch系列销量远超其他智能手表品牌,2018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

从2016年起,智能手表逐渐成为各大品牌厂商的研发重点,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厂商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更加成熟和定位不同的产品,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国内四大手机厂商HOVM(华为、OPPO、vivo、小米)逐渐推出自家的手表产品,预计2021年手表产品有望突破亿台,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别的大市场。

华为、小米等厂商入局,产品销量有望破亿

目前,苹果Apple Watch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安卓系主要品牌包括三星、小天才、Fitbit、Garmin和华米等,大多为非手机厂商。国内四大手机厂商中,只有华为和小米推出了手表产品。2018年,在四大手机品牌未推出手表产品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了4000万只。随着HOVM逐渐推出自家的手表产品,预计2021年手表产品有望突破亿台,成为下一个大市场。

可以看到,智能手表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各厂商不断探索智能手表应有的形态和功能,在Apple Watch的带领下,形成了“一超多强、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华为Watch GT2成功突围,上市后持续热销,45天销量超过100万台,成为了爆款产品。此外,小米、OPPO等厂商也相继发布了自家的手表产品,智能手表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智能手表日渐成熟,华为苹果各领风骚

华为与苹果手表系统设计理念差异显著

目前,以华为和苹果为代表的手表厂商,其产品系统设计理念存在显著差异。苹果智能手表的设计理念是“手腕上的手机”,具备与手机类似的多种功能,并支持SIM或eSIM卡,使其可以独立上网。而华为手表则更倾向于极简设计,独立开发轻量化操作系统,不具备SIM和eSIM卡功能,无法独立上网。苹果手表的最大优势在于功能多样化和可脱离手机独立上网,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此外,运营商推出的“eSIM一号多终端”业务也将进一步推动此类产品的出货量。

然而,苹果手表的高功耗问题不容忽视。例如,Apple Watch S5的续航时间仅为18小时,需要每天充电。根据Wristly的调研数据,近一半的受访者在两周后放弃了Apple Watch,有三成受访者在两周内就不再佩戴。续航问题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苹果不断努力通过SiP封装技术提升集成度,降低功耗,但目前看来,苹果手表的续航问题仍需解决。

相比之下,华为手表系统设计更注重简约,提升了待机时间。华为手表采用轻量化操作系统,专注于低功耗设计,通常无法安装第三方应用,但待机时间更长。华为手表主要聚焦健康和运动功能,如血氧饱和度、压力、心脏早搏等检测功能,以及内置音乐存储空间。华为手表设计简约,待机时间可达两周,适合追求长续航的消费者。

我们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种研发方向将并存,服务于各自的用户群体。苹果手表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受到追捧,但续航问题限制了其市场潜力。而华为手表以其长续航和实用功能赢得市场青睐。

表盘设计:方形与圆形各有受众,3D玻璃提升质感

智能手表依旧具有装饰属性,外观设计如表盘形状、机身质感等也是厂商需要考虑的重点。传统电子手表采用方形设计,而智能手表时代出现了圆形设计。方形设计延续了电子手表的传统风格,而圆形设计则与传统手表相似,适合日常佩戴。但圆形设计在智能时代存在信息读取和操控体验不佳的问题。目前,无论是方形还是圆形表盘,均有主流产品在售。各厂商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定位选择采用方形或圆形表盘。

除了外形外,厂商还在努力提升智能手表的高端感和时尚感。从2.5D玻璃向3D玻璃的过渡,体现了这一趋势。华为Watch GT及前代手表采用2D或2.5D平面玻璃,而华为Watch GT2则采用了3D玻璃作为表盘,提升了产品的高端感和时尚感。

华为Watch GT2:痛点不再,亮点闪耀

华为Watch GT2是华为发布的第四款智能手表产品。在前三代手表的基础上,华为解决了多项痛点问题,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痛点不再:

  • 续航: 搭载华为自研的Lite OS系统,官方续航时间可达两周,实测续航时间大于一周。
  • 外观: 采用金属机身,3D一体化玻璃设计,不仅运动感十足,还适合商务场合。
  • 定价: 官方售价1388-1688元,具有竞争力。

亮点闪耀:

  • 生态系统和易用性: 搭载A1芯片,生态协同效果好,支持一键换表盘背景、一键传歌等功能。
  • 健康监测: 24小时监测心脏早搏,与301医院合作进行心律筛查,房颤检测准确率达97.8%。
  • 操作方便: 支持一键支付宝付款和调出公交卡。
  • 运动功能: 提供15种主流锻炼形式,清晰记录跑步心率和距离等参数。
  • 训练教程和计划: 提供合理运动指导。
  • 独立存储歌曲和蓝牙耳机连接: 确保运动时轻装上阵。

智能手表供应链厂商迎来新机遇

苹果手表的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智能手表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多种电子元件、电池和传感器等,对元器件尺寸和稳定性要求较高。根据拆解分析,智能手表中元器件国产化率较低,尤其是在Apple Watch中几乎没有国产元器件的存在。

然而,华为Watch GT在Bom表中展示了一些亮点,部分零部件已经由国内厂商供应。例如,AMOLED屏幕来自京东方,低功耗蓝牙芯片可能来自海思自研。在华为Watch GT2中,华为采用了自研的麒麟A1低功耗处理器,进一步提升了零部件国产化率。

随着国内芯片厂商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表中其他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可能性也在逐渐提升。例如,北京君正的M200系列低功耗芯片已经供应华米手表,圣邦股份、艾为电子等厂商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正在国内终端厂商的扶持下不断改进,有望在未来替代进口产品。此外,Nor Flash等存储器产品也有望快速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结构类零部件和相关模组产品方面,国产化率已经相当高。随着厂商对智能手表颜值和质量要求的提高,手表产品的用料和组装也在不断提升。例如,华为Watch GT2首次采用3D玻璃盖板,提升了产品的质感。高端零部件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很高,在手表产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调研手表供应链,我们发现长信科技和星星科技在智能手表这条赛道上受益最大。

长信科技:显示模组优质白马

星星科技:玻璃盖板行业的黑马

……

投资建议

智能手表市场销售火爆,我们预计产业链相关标的将充分受益。除了星星科技和长信科技外,其他公司也有望成为手表赛道中受益的标的。北京君正的M200系列低功耗MCU已经供应华米手表,预计2020年华米手表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台。环旭电子作为SiP封装的龙头企业,持续为苹果可穿戴和手机产品提供SiP封装服务,未来智能终端的集成度提升将进一步推动SiP封装技术的应用。

我们将对受益于手表产业链的相关公司进行业绩预测。假设2020年苹果手表、非苹果手表和华为手表的销量分别为3500万台、4000万台和1200万台,基于此进行测算,结果如下:

预计2019-2021年,长信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亿元、117亿元和1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亿元、12.0亿元和14.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9倍、20.3倍和17.1倍。

预计2019-2021年,星星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亿元、62.8亿元和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3.7亿元和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61.7倍、16.7倍和10.6倍。

预计2019-2021年,北京君正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亿元、4.9亿元和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1亿元和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2.3倍、157.3倍和123.6倍。(不考虑收购)

预计2019-2021年,环旭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3.2亿元、475.2亿元和56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7.4亿元和2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2.9倍、25.5倍和20.1倍。

(报告来源:东兴证券)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符合您的要求。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手表华为智能行业发展热卖深度报告行业GT2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