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布的智能穿戴设备新品中,许多都配备了血氧检测功能。无论是Apple Watch Series 6、光彩手表GS Pro、光彩手表ES,还是9月22日发布的Amazfit GTR 2和GTS 2、vivo WATCH,都具备这一功能。那么,这种越来越普及的血氧检测究竟有何用途?它又代表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人体内的细胞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吸入的氧气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输送到各个器官。血氧饱和度即衡量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比例,它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关键指标。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了解血液中的含氧量。
通常情况下,健康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到100%之间。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可能被认为是低血氧。血氧水平过低会导致缺氧,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因此,血氧饱和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判断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
尽管Apple Watch Series 6是首次加入血氧检测功能,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智能设备支持该功能。例如,华为WATCH GT 2智能手表、光彩手环5和部分三星手机都具备血氧检测功能,这意味着血氧检测并非新鲜事物。
这些支持血氧检测的智能穿戴设备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检测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差异,从而判断血红蛋白中携带氧气的比例,最终得出血氧饱和度。
Apple Watch Series 6同样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检测血氧饱和度。据苹果介绍,这款手表配备了全新的血氧传感器,由四组LED光簇和四个光电二极管组成。通过照射血管并测量反射回的光量,配合血氧APP,即可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实际操作相对简单。
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检测血氧饱和度,因此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通过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可以辅助判断睡眠期间的呼吸状态。例如,睡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供氧不足。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帮助记录睡眠过程中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缺氧情况,从而评估睡眠质量。
对于经常加班的人来说,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同样有用。如果发现血氧饱和度偏低,就需要及时休息,这对身体健康有益。
血氧饱和度检测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了解身体状况,还能在特殊场合提供更好的健康辅助作用。比如在户外极限运动如登山时,可以通过检测血氧饱和度了解自身状况,判断是否需要休息或调整运动强度,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环境。
大多数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同步智能穿戴设备的健康数据,因此即使外出旅行,只要给家人配备了一款智能穿戴设备,你也可以通过远程同步的数据了解他们的血氧水平和其他健康数据,让关爱更加细致。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智能穿戴设备加入血氧检测功能使得监测更为全面。它可以与其他健康数据结合,帮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不断升级,普通人将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增加一层安全保障。
尽管现在许多智能穿戴设备都支持血氧检测功能,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不容易。例如,血氧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数据的可靠性。目前,大部分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此外,实现连续监测需要更高的续航能力,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血氧检测功能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