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据统计已达2.45亿人,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然而,国内居民对高血压的认知、治疗和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有效预防、精准监测和及时治疗高血压变得尤为重要。
最近,在第17个“世界高血压日”之际,华为宣布其在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款可测血压的智能手表已经通过了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下一步将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注册临床试验,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激烈,包括苹果、三星、谷歌、索尼、高通在内的多家国际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可穿戴医疗市场。国内企业如九安医疗、歌尔声学、长信科技等也相继推出了各种可穿戴医疗产品。例如,苹果于2014年推出了Healthkit移动医疗平台,能够整合iPhone或iPad上的健康应用数据。国内企业中,九安医疗与小米合作推出了iHealth智能云血压计,该系列产品涵盖了血压、血糖、体重、胎心、血氧和心率等多项体征监测功能。
华为在智能穿戴医疗设备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2020年,华为发布了WATCH GT 2 PRO ECG款智能手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心电采集,精准记录用户的心电图数据,辅助个人健康护理监测,这也是华为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智能穿戴医疗设备。
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正在迅速扩张。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逐年增加,增速基本保持在30%以上。2019年出货量达到9924万台,接近1亿台,同比增长37.1%。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出货量仍同比下滑11.3%。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760亿元。
2017至2019年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最大的类别主要是手表、手环和耳机等产品。其中,耳戴式产品增长幅度最大,2019年同比增长114.7%;手表类产品次之,同比增长58.2%,创三年来最高增速;手环类产品同比增长10.5%,同样创三年来最高增速。
从细分市场来看,目前主要以体温计、血压计等生理参数测量设备为主,产品种类达到1137个;其次是认知言语试听障碍康复设备、生化分析设备以及呼吸、麻醉、急救设备辅助装置等,产品种类分别为170个、130个和122个。
市场份额方面,2019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3.365亿台,其中苹果、小米和三星出货量位居前三,市场占比分别为32%、12%和9%。
虽然各厂商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医用可穿戴设备,但目前院外监测产生的数据难以在院内诊疗场景中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企业尝试通过医疗可穿戴设备打通健康大数据和医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例如,京东健康与健康监测品牌合作,用户可以将可穿戴设备与京东APP绑定,在测量血压时APP会同步显示血压数据,并提供相关指导和医生在线问诊入口;当血压数值异常时,医生会收到异常提示并采取相应措施。
随着互联网医疗难题逐渐解决,医疗、芯片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品牌竞相争夺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份额。未来,将可穿戴设备与大数据、互联网医疗相结合,打通居民从社区到大医院的就医通道,解决疾病诊前、诊中、诊后以及患者管理等多环节难题,仍然是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