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0后、95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物美价廉”的观念已经过时。现代年轻人更加关注产品的使用体验,追求新颖、独特且高品质的商品。这种消费心态在新兴产品推出时尤为明显。
回想2014年,当人们刚开始适应4G网络时,小米手环的问世引领了国内年轻人进入科技新品的时代。当时,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专注于健康管理的软件“Keep”还未上线。凭借其新颖有趣的功能和亲民的价格,小米手环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中心]什么样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才能赢得用户青睐?[/中心]
2015年后,苹果手表的推出及Keep的上线标志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管理应用市场的繁荣。在此背景下,产品要想吸引用户,必须从用户体验出发,不断改进和优化功能设计,从而在众多相似产品中脱颖而出。
以当时流行的智能手表为例,尽管这类设备能够测量心率,但佩戴者的舒适度仍受制于表带尺寸的固定。为此,一家名为微克科技的企业申请了一项关于“可调节心率智能手表”的实用新型专利。据专利资料,该设计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任意调整表带长度的智能手表,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手腕尺寸。
[中心]什么样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才能赢得用户青睐?[/中心]
该技术方案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了表带长度的精确调节,适用于各种手腕大小。表带采用软性材质,刚性外壳则提供必要的支撑,使调节过程更加稳定。此外,软性齿条的使用提高了佩戴舒适度,避免了传统设计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同时,通过在齿轮和齿条之间增加一个可移动的固定轴,进一步提升了调节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表带与表盘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设计也便于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
如今,智能手环和手表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健康监测、运动数据记录以及与智能手机的互动等方面。未来,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那么,未来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又将如何吸引用户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