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便捷度和时尚感之间寻求平衡。然而,如何在不牺牲便捷度的前提下,加入更多新功能和时尚元素,一直是智能穿戴设备面临的挑战。以智能眼镜为例,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要么是虚拟世界的入口,要么是人机交互终端,但它们往往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小巧轻便”眼镜的需求。
消费者对智能眼镜的需求远未被完全满足。例如,佩戴舒适度、适合近视人群使用的墨镜、美观与时尚感等,都是近视人群长期存在的痛点。同时,音乐爱好者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所带来的不适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鲸巡科技」于2021年9月和11月分别在深圳和硅谷成立,专注于可穿戴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创始人胡学良表示,借助大湾区强大的科技、时尚和供应链能力,「鲸巡科技」将通过DTC模式为全球年轻人提供时尚、有趣、环保且价格合理的智能穿戴产品。
机遇一:中国供应链的转变与加强
胡学良认为,中国供应链正在经历重大转变,许多存活下来的工厂不仅具备加工能力,还拥有一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这种转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出新品类和打造新品牌的机遇。特别是,这些工厂与熟悉海外市场、擅长数字营销的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
机遇二:移动穿戴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IDC 202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以TWS耳机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正迅速扩张,耳机和手环类产品年增长率达到了39%。此外,元宇宙的兴起也将推动AR/VR眼镜等产品的市场发展。
机遇三:结合音乐的智能眼镜
FACEBOOK、BOSE等国际品牌也在探索结合音乐的智能眼镜市场,特别是在欧美和日本等市场,这些品牌已经培养了对时尚、环保、科技和性价比有高度认知的消费者群体。因此,「鲸巡科技」瞄准这一细分市场,希望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赢得市场。
「鲸巡科技」的产品具有跨产业链的优势,涵盖了电子产品、时尚产品以及出海业务等多个领域。这种多领域的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创新,还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壁垒。公司创始人胡学良表示,「鲸巡科技」希望在科技、时尚、环境和变化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鲸巡科技」计划在美国硅谷发布新产品,并通过众筹、DTC渠道和海外电商平台实现销售目标,争取在2022年实现1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胡学良,「鲸巡科技」的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担任深圳市柔宇科技副总经理等职务。他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技术总监Steven Deng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拥有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他曾成功打造多款热销产品。
海外品牌负责人Magic Yang现居美国加州,曾在SONY集团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拥有丰富品牌管理经验。
设计总监David Zhang在眼镜设计和制造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并在广东东莞拥有一家年产能近100万副的中高端眼镜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