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的下一个巨大机会在哪里?
无论是否在智能手机时代取得了成功,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在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能在机会到来之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2022年初,我们已经看到了智能穿戴领域即将迎来的重要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可能会在主流用户中引起更大的关注。
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
在产品层面,智能穿戴设备在2022年的发展路径已经十分清晰:独立通信功能正从旗舰级产品的附加特性变为中高端产品的标配。除了苹果之外,其他厂商都在寻求长续航能力和智能体验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在健康监测和专业化功能方面不断加强,这些功能正逐渐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分。
几年前,运营商的eSIM支持列表上只有苹果和三星的旗舰级可穿戴产品,而现在这个名单已经很长,其中包括许多价格亲民的中高端产品。这意味着,独立通话、短信、联网使用应用等功能正变得越来越普及,成为大众用户也能负担得起的功能。
独立通信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使可穿戴设备真正成为独立的设备,而不仅仅是查看时间的配件。用户可以拥有一个完全独立工作的轻便设备,从而摆脱智能手机的束缚。
可穿戴设备曾陷入续航时间竞赛,从7天延长到14天甚至更长。然而,最近厂商们似乎不再执着于极限续航时间,而是将正常使用的续航时间设定在两周左右。这样做的原因是,更长的续航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容量和机身体积,这可能会削弱其在户外运动以外的应用价值。同时,厂商将节省下来的电量用于提升智能体验,使设备具备更流畅的交互界面,支持音乐播放、FM收听等功能,成为智能手机的轻量化替代品。
查看产品参数列表,你会发现支持的运动数量从最初的几个增长到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并且开始支持用户自定义的运动类型。GPS定位速度更快,能够在运动开始时自动提示记录。可以说,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相关功能已接近极限,促使行业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全新的健康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是不同规模和背景的厂商一致认同的答案。这些功能不仅适用于普通用户,也适用于专业运动用户和健康管理需求用户,使他们有了更便捷且时尚的选择。
智能穿戴设备的健康机会
智能穿戴设备的健康机会在于用户需求的逐渐显现,同时也得到了其他软硬件方面的支持。独立通信能力使得健康监测得以长时间独立工作,智能化生态系统丰富则使得健康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两者结合可谓如虎添翼。
2022年,用户需要怎样的健康体验?
独立通信功能普及、续航有保障的智能化、健康功能显著增强,这三个方向构成了2022年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铁三角。但可以看出,健康功能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所在。
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关注健康,这与人们追求更长寿、更高质量生活密切相关。尽管物质丰富带来了更长的寿命,但新的生活方式却对健康构成威胁。很多疾病在早期往往不易察觉,而智能穿戴设备的实时监测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症状出现之前进行预警,显然是未来的应用场景之一。
需求体现在产品上,例如心率监测从手动变为24小时实时监测,睡眠记录的数据准确性也大幅提升。高端产品上的ECG(心电图)和跌倒检测等功能也日益普及,满足了大众健康需求。
关于用户如何看待可穿戴设备的健康功能,以及未来应在哪方面加强,我们采访了几位有意购买或已经购买智能穿戴产品的朋友。
一位新晋白领金女士最初购买智能穿戴设备的原因与健康无关,主要是被社交媒体上的表盘和表带所吸引。尽管她意识到佩戴小物件的习惯并不容易养成,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款国产品牌的智能手表,因为健康体验让她认识到管理个人健康的重要性,而高性价比的产品更符合她的消费能力。
另一位用户四季在华为WATCH D发布后购买了一台,这款产品提供了经过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的血压测量和心电采集功能。他将这款智能穿戴设备送给父亲,希望能更方便地追踪血压变化。老人对产品持正面态度,尽管价格较高,但小巧便携的特点使其成为传统血压计的理想替代品。
智能×健康携手同行
我们可以发现,专注于健康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被视为简化的医疗设备,在高度便携或不便使用传统设备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尽可能精准的个人健康监测与数据解读。智能穿戴设备将展现出新的面貌,尤其是在高端产品上,高售价允许厂商使用更高集成度的功能,实现全面和准确的监测。
与普通可穿戴设备相比,专注于健康的设备找到了独特的方向,不断给用户带来变化和惊喜。与大型医疗器械相比,它们更小巧便携,还能作为日常出行的配饰使用,用户乐意长时间佩戴来监控生理指标,且性能均经过专业机构认证。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中,不可能期望每个人都具备专业医师的数据解读能力,但智能穿戴设备凭借高速运算性能可以做到这一点,足以支撑预警和指引。此外,经过人工智能的学习,这些设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提供多角度的支撑与分析。
随着独立通信功能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带来的想象空间也随之而来。过去,这些设备仅在本地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解读,现在则可以实现实时处理和响应。如果遇到意外,还能提供自动求救等关键帮助。
中商产业研究院基于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近五年行业调研数据,整理出了2022年可穿戴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整个市场在2017年至2020年间,从212.6亿元增长至55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04%。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64.2亿元,健康需求是主要的推动力。
立足于中国市场放眼全球的上下游厂商,也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健康属性增强提前布局。紫光展锐、恒玄等嵌入式芯片厂商先后推出了具备独立通信、长续航和健康能力的芯片产品,ODM厂商也纷纷准备了相应的方案,终端品牌则将这三大属性作为标配。
争夺市场增长空间的号角已经吹响,谁将在2022年的智能穿戴市场中领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