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智能可穿戴终端?看完它你就全明白啦
作者头像
  • 王新喜
  • 2022-06-13 12:54:43 2

智能可穿戴终端概述

智能可穿戴终端指的是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设备,或者整合到衣物和配件中,能够通过软件支持和云计算进行数据交换的产品。其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在2012年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开始迅速增长。2013年下半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可穿戴终端产品。这些设备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例如谷歌推出的Google Glass和苹果即将推出的iWatch。

当前的可穿戴终端通常作为手机的辅助设备,其中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最为常见。智能手环功能相对简单,主要用来记录步数、监测睡眠等;智能手表功能更加多样,除了基本的信息查看和提醒功能,还能进行电话接听和健康管理;智能眼镜则具备实时摄像、导航等功能,技术难度较大。

可穿戴终端的功能与代表产品

| 类别 | 功能 | 代表产品 | |--------------|--------------------------------------------------|------------------------| | 智能手环 | 健身计步+睡眠监测+震动唤醒,少数具备心率测量、来电提醒等 | Jawbone UP 24、Fitbit Flex、咕咚手环、小米手环等 | | 智能手表 | 手机辅助类:信息查看、事件提醒、电话接听、运动健康等 | 三星Galaxy Gear2、Pebble等 | | 独立终端类 | 独立通话、精准定位、独立云端交互、数据业务等 | Omate True Smart、联通的儿童定位手表等 | | 智能眼镜 | 实时摄像、同步双屏、地图导航、虚拟现实以及红外线医学等 | Google Glass、Oculus Rift、Docomo智能眼镜等 |

可穿戴终端的硬件组成

主芯片及平台

可穿戴终端的主芯片分为MCU(微控制器单元)和AP(应用处理器)两种。手环多采用MCU,手表多数采用AP。常见的可穿戴终端主芯片如下:

| 芯片类型 | 型号 | 代表产品 | |----------|--------------|------------------------| | MCU | STM32 | Pebble、Fitbit Flex、三星Galaxy Gear2、Oculus Rift、咕咚手环 | | MCU | EFM32 | Misfit Shine、ZTE Grand Watch、Magellan Echo | | MCU | Dialog DA1458| 小米手环 | | AP | JZ4775 | Geak Watch、Z Watch、土曼手表 | | AP | MTK6253 | G10、TW810、AK11(均为独立设备,可插SIM卡) | | AP | 高通骁龙400 | LG G Watch、Gear Live、MOTO360 | | AP | TI OMAP4430 | 谷歌眼镜 |

MEMS传感器

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感知外界环境的关键部件,也是产品功能差异化的重要硬件。常见的传感器包括:

  • 交互感知类: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主要用于运动功能;
  • 生理参数检测类:心率传感器;
  • 环境感知类:温湿度、紫外线、气压传感器等。

电池

可穿戴终端的电池分为两类:传统纽扣电池和可充电锂电池。纽扣电池成本低但需要定期更换,锂电池成本较高但续航时间较长。

柔性元件及屏幕

柔性元件包括柔性电路、柔性屏和柔性电池。屏幕方面,黑白屏是首选,常见的屏幕技术包括Memory LCD、Eink墨水屏、Mirasol和OLED。

连接技术

可穿戴终端主要采用低功耗蓝牙(BLE)和Wi-Fi连接。BLE由于功耗低,应用广泛;Wi-Fi虽然功耗较高,但传输速度快,适合需要主动联网的应用场景。

可穿戴终端的软件

交互方式

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式包括点按、触摸、语音、眼球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其中,语音识别已较为成熟,眼球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尚在发展中。

操作系统

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包括RTOS、裁剪Android、Tizen和iOS。RTOS因其低功耗和稳定性,适用于手环和简单手表;裁剪Android因其丰富的API和应用生态,适用于复杂功能的手表和眼镜。

当前可穿戴终端面临的问题

目前可穿戴终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 技术瓶颈:功耗和数据精度问题;
  • 产品体验:用户粘性低,缺乏用户痛点需求;
  • 安全隐私:数据泄露问题引发关注。

未来的可穿戴终端

市场规模预测

预计2014年全球可穿戴终端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台左右,是2013年950万出货量的两倍以上。市场仍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几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发展方向

未来的可穿戴终端将朝着细分化、整合化和独立化方向发展。细分化是指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设计专用设备;整合化是指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中;独立化是指设备能够独立工作,不再依赖手机。

可穿戴终端的融合趋势

可穿戴终端将与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随着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将与云端实时交互,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可穿戴终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解决一系列技术和市场问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王新喜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穿戴终端明白智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