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国安局(NSA)的语音辨认技术
作者头像
  • 2018-12-24 09:01:43 2

斯诺登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各种“黑科技”之后,美国民众逐渐意识到,无论采用何种通信方式,都无法逃脱政府的监控。事实上,NSA早在40年前就已经能够识别语音。

语音识别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首次投资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在此期间,多个项目成功地实现了语音到文本的转换。尽管初期进展缓慢,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语音识别的速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DARPA信息创新办公室主任Dan Kaufman表示:“将语音转换为文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通话中常伴有大量噪音干扰。尽管如此,我们正在逐步改进这一过程。”

2001年后,对间谍工具的投资显著增加。据斯诺登文件显示,十年前,NSA的分析人员对“语音版谷歌”的出现感到非常兴奋。然而,没有任何工具能够完美地翻译语音对话,尽管目前的工具已经相当强大,可以通过大规模关键词搜索、提取语音信息以及使用算法标记对话等方式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斯诺登文件还透露,美国情报部门已经在伊拉克、阿富汗和拉丁美洲等战区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监听,但并未监听美国公民的通话。这表明全球公民应保持警惕,因为美国情报机构利用雷达等技术进行监控,连美国国会也难以察觉。

语音转换工具及其发展历程

2001年,一起由恐怖分子策划的袭击事件中,犯罪分子使用了类似的工具,自动收集了大量的语音通信数据。

第一代语音转换工具:RHINEHART

第一代工具名为“RHINEHART”,首次亮相于2004年。NSA内部文件《For Media Mining, the Future Is Now!》(2006年)指出,语音搜索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师快速查找情报内容,并根据内容优先拦截部分通话。RHINEHART支持实时搜索和回溯搜索,使分析师能够查询当前和过去的通信信息。2006年,RHINEHART已能够在多种语言中进行翻译,其中西班牙语的准确率最高。

第二代语音转换工具:VoiceRT

2009年,VoiceRT开始投入使用,首先应用于巴格达地区,目标是每天检索并标记100万条信息。

第三代语音转换工具:SPIRITFIRE

2011至2012年间,出现了一款名为“SPIRITFIRE”的新工具。它能够处理更多数据,并且速度更快,在语音到文本的关键字搜索和对话转录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强大的语音处理能力。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希望相关机构能够充分尊重我们的权利,严格管理和立法保护我们的隐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国安美国辨认揭秘语音技术NSA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