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过去曾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现在随着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它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期。
起初,语音识别技术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国外有苹果的Siri、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微软的Cortana和三星的Bixby,而国内则有百度的度秘和科大讯飞的语音系统。最近有消息称,诺基亚和华为也在开发人工智能语音助手,这意味着语音识别技术在当前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日,小米电视推出了最新款产品——小米电视4A,号称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语音电视,其语音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7%。这一成就,此前已在科大讯飞的产品中实现,现在小米电视4A也达到了同样的水平。这标志着中国科技公司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水平。
然而,有专家认为,尽管错误率大幅下降,但语音识别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该行业正从感知阶段向认知阶段过渡。未来,语音识别技术需要能够理解语音和语义,才能真正发挥人工智能的强大潜力。
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语音技术虽然在准确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发展,以实现对人类语言的深刻理解。相比之下,已经将语音识别技术产品化的亚马逊,凭借其庞大的数据资源,拥有显著优势。据称,全球数百万个搭载Alexa的设备收集的语音训练数据,相当于一个16岁年轻人一生听到的所有语音(大约14016小时)。
预计到2020年,全球语音识别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61.9亿美元增长至200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前景。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语音交互何时能普及。有专家指出,当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9%时,将彻底改变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因此,提高那最后2%的准确率,将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领域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