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的工作坊上,我提前体验了掌控板V1.1测试版。这个版本预计将在2020年正式发布,目前仍在测试阶段。体验过后,我对这款产品进行了评测。
本文基于掌控板V1.1测试版编写,正式版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仅供参考。
掌控板V1.1测试版是一款值得关注的产品。据我了解,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最新版本是V1.0.1,因此本文主要对比V1.1测试版与V1.0.1正式版的硬件差异。
新版本的硬件改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来说,新版掌控板集成度更高,增加了许多图标和文字说明,使得功能更加清晰。
为了配合V1.1版本的掌控板,图形化编程软件mPython X更新到了0.3.4版本。官方说明中包括以下更新:
此外,mPython X 0.3.4版本还增加了一些重要但未在官方说明中提及的功能,如语音录制和语音识别。不过这些功能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完全稳定和优化。这标志着掌控板除了物联网功能之外,还将加入人工智能功能。从本次STEAM大会来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创客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我的测试,新版本的语音识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但确实令人兴奋。老版本的掌控板尚不具备这一功能。为了实现语音识别,mPython X软件提供了两个示例程序:
按下A键开始语音识别,并将识别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按下A键开始录音,按下B键将录音文件上传云端,开始语音识别。
从示例程序可以看出,语音识别需要依赖网络,先在本地录制语音,然后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示例1更为简化,而示例2展示了语音识别模块的底层代码逻辑,涉及网络相关知识。
目前语音识别的效果还不太理想,但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识别速度也有待提高。
既然有了语音识别功能,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项目。我编写了一个语音识别智能灯的程序:当识别到“开灯”或“关灯”的语音时,掌控板上的RGB灯会相应地开启或关闭。
尽管当前的语音识别功能还有待完善,但作为测试版,未来的正式版仍然值得期待。对于有兴趣尝试的朋友,不妨开始准备一些语音识别相关的项目。如果有好的想法,欢迎与我交流,我会尽力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