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关于人类语音辨认的新发现
作者头像
  • 2019-08-30 15:44:29 0

人类测试人员在大脑中可视化内侧膝状体(MGB),这是听觉通路的一部分,负责处理特定的声音频率。研究发现,MGB在传递信息从耳朵到大脑皮层的过程中,对于人类语音识别起着关键作用。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证实,人类的语音识别始于从耳朵到大脑皮层的感觉路径,而非仅仅依赖于大脑皮层本身。这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在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已离不开语音助手,它们能开关设备、播报新闻甚至预报天气。这类系统主要依靠机器学习技术来实现语音识别,而后者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数据,机器逐渐提高了语音识别的能力。近年来,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基于计算机的语音识别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Katharina von Kriegstein教授认为,人类大脑依然是最优秀的语音处理器。她指出,人类大脑的语音处理能力远超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这一优势。尽管如此,大脑中语音处理的确切机制仍然存在诸多未知之处。

近期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语音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33名测试人员进行了观察。测试人员需要分别完成语音识别任务和控制任务。研究结果显示,在左侧听觉通路中的腹侧内侧膝状体(vMGB)区域,在执行语音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这表明vMGB在语音识别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此前普遍认为,所有听觉信息都通过相同的路径从耳朵传输到大脑皮层。但此次研究发现,听觉信息的处理可能在抵达大脑皮层之前就已经开始了。Katharina von Kriegstein解释说,听觉通路对语音处理的关注程度可能比过去所设想的更高。这项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vMGB在语音识别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即信息从耳朵传输到大脑皮层的方式与识别其他声音信号时有所不同,比如说话者的音色。

有效的语音识别对于日常交流至关重要。深入了解大脑中的神经机制不仅有助于改进基于计算机的语音识别技术,还可能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等病症提供新的见解。研究表明,左侧MGB的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阅读困难者往往难以在嘈杂环境中分辨语音信号。Katharina von Kriegstein及其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以科学地验证这些关联。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辨认研讨语音人类发现关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