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在某次晚宴上很难同时记录两个人的谈话内容,不必为此感到困扰。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在处理声音时存在一个“瓶颈”。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无法同时捕捉到两个以上的声音信息。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8名参与者进行了大脑扫描,让他们在一个模拟“鸡尾酒晚会”的场景中聆听两个人的对话,随后评估他们大脑对这些对话内容的处理情况。
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听第一个人讲话时,大脑反应正常。然而,当第二个人同时讲话时,他们难以分辨对方的讲话内容。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在电视开启的情况下,人们很难集中精力与家人交谈,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难以听清他人的话语。大脑似乎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接收语音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可能的词汇,以便理解讲话内容。这个过程发生在大脑的听觉皮层,但扫描结果显示,大脑无法将这些声音模式转化为多个人的语音内容。
研究负责人、马里兰大学系统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布罗德贝克博士表示,大脑在处理语音时会同时匹配传入的语音信号和不同的词汇。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聆听查尔斯·狄更斯的《儿童版英国历史》中由男性和女性分别朗读的章节。在“鸡尾酒晚会”实验中,他们同时播放了两段朗读内容,并对28名参与者的脑部活动进行了扫描。当只有一段朗读时,参与者的大脑听觉皮层表现出活跃状态,能够记录相应的声音内容。但当同时播放两段朗读时,这种变化并未出现。研究人员认为,大脑只能接收到声音的形式,却无法将其视为文字进行处理。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够在大约0.1秒内迅速识别他人的讲话声音,但大脑对语音的文字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这是基于脑磁图扫描的结果。脑磁图扫描仪类似于理发店外的吹风机,它可以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参与者的大脑电波情况。
布罗德贝克博士指出,大脑的语音感知能力可能存在“瓶颈”。当多人以每秒约三个单词的速度讲话时,大脑资源可能会受到限制,无法准确捕捉多个人同时讲话的内容,这可能导致人们在嘈杂环境中选择性地处理声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