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语音输入法,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上的语音识别输入文字功能。语音识别的准确度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专题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已经超过7亿,预计2019年将达到7.28亿,2020年则会增长到7.43亿。未来,输入法行业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展开激烈竞争,AI技术将成为推动输入法行业变革的主要力量。
以百度输入法为例,经过多年的技术优化和用户体验提升,2019年上半年百度输入法的语音输入用户数量达到了2.71亿,稳居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的第一名。相比之下,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则分别以2.47亿和1.54亿的用户规模位列第二和第三。此外,百度输入法的离线识别精度超过了行业最高水平的15%,在线语音识别的精度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5%。
另一方面,凭借“中英自由说”、“方言自由说”、离在线语音切换等功能,百度输入法在语音用户占比方面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的日均语音输入次数中,百度输入法以3.28次排名第一,讯飞和搜狗输入法分别以3.21次和2.96次位列第二和第三。
简单计算一下,大约每10个中国手机用户中就有3到4人使用百度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功能。这与百度输入法的高识别准确率和人性化的便捷功能密切相关。
不仅如此,百度输入法除了官方版之外,还有与不同手机品牌合作推出的定制版,更加贴合用户需求。例如,笔者使用的主力手机小米9预装了百度输入法小米版,该版本与小米手机最新版MIUI 10系统深度适配,界面和功能与官方版略有不同。
此外,百度输入法还在2019年初推出了搭载百度大脑多项AI技术的“百度输入法AI探索版”。这个版本默认为全语音输入模式,点击语音按钮即可开始输入。与官方版一样,它也采用了百度的流式截断多层注意力模型(SMLTA),使在线语音识别精度提高了15%,并首次实现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在线语音识别服务大规模应用。笔者亲自体验了三个版本,发现官方主线版功能最为全面,只需点击键盘左上角的百度输入法LOGO按钮,即可看到多达20多个功能类别。
这些功能大家是否都尝试过呢?除了常用的功能,笔者还体验了其他一些功能。其中最实用的当属语音转文字功能,可以通过长按空格键启动。以下是笔者使用百度输入法主线版在知乎APP上进行语音输入撰文的过程,可以看出其识别速度和准确度都非常出色。
百度输入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普通话,还能处理多种语言混合输入,同时还具备离线识别、长文本语音输入、智能语音指令、低音量识别等功能。实际上,今年1月与百度输入法AI探索版同期推出的“流式截断多层注意力模型”(SMLTA)在中文在线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基于此技术实现了“中英自由说”和“方言自由说”。
简而言之,在不影响识别精度的情况下,百度输入法可以自由输入普通话加英语,或者普通话加六大方言(包括山东话、合肥话、四川话、河南话、西安话和东北话)。无论是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还是地方口音,都能被百度输入法迅速准确地转换成文字。因此,百度输入法在语音输入用户规模方面一直稳居首位。
对于用户来说,语音识别准确无疑是最大的吸引力。从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来看,百度输入法的语音输入确实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其准确度评分和用户体验评分均远超第二、第三位的讯飞和搜狗输入法。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输入法还拥有一些年轻用户喜欢的功能,如语音斗图和神剧配图等。结合emoji表情、颜文字和表情包斗图,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玩法。
超级皮肤、悬浮键盘(仅限安卓系统)、OCR识别/文字扫描、105种语言支持等实用且个性化的功能,也让百度输入法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有了这些语音输入的“秘密武器”,用户可以闭着眼睛打出购物清单、与老乡用方言聊天,甚至与女友进行语音斗图秀恩爱。谁能想到手机输入法也能如此酷炫呢?这或许就是一款真正懂用户的输入法应有的样子。可以预见,随着更多AI技术的应用,未来的百度输入法将更加智能便捷,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