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家都在忙着抢购回家的车票,手机里的各种群聊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然而,每当想到要在寒冷的冬夜用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打字,难免让人有些泄气。这时候,“动口不动手”的语音输入功能就显得格外实用了。只需打开百度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功能,几秒钟就能轻松解决各种输入需求。
近期,艾媒咨询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年度专题研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显示,百度输入法在2019年的语音输入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其独创的流式截断多层注意力机制(SMLTA)使得语音输入更加精准,实现了包括在线语音识别、离线语音识别、中英自由说和方言自由说在内的多种强大功能,整体表现位居行业前列。
据《报告》统计,2019年用户对语音输入的需求显著增加,成为最受欢迎的输入方式之一。百度输入法凭借其独特的流式截断多层注意力机制,将在线语音识别的精度提高了15%,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在线识别服务的大规模应用。此外,SMLTA技术的应用也大幅提升了百度输入法的离线语音识别精度,准确率超过了98%,即使在网络突然中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度。
很多外籍人士来到中国后,经常会遇到“词不达意”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百度输入法于2019年初推出了中英自由说功能,成为首个支持中英混合输入且无需切换的语言输入法。借助先进的语音识别算法SMLTA模型,百度输入法能够对中文音节和英文音素进行混合建模,并基于大量纯中文、纯英文和中英文混合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从而实现高精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这不仅赢得了中国用户的青睐,也让不少外国人感到满意。
除了中英自由说,百度输入法还实现了普通话与六大方言的混合输入,即“方言自由说”。用户可以同时输入山东话、合肥话、四川话、河南话、西安话和东北话等多种方言,无论说什么方言,百度输入法都能准确识别并转换成文字,让用户享受到便捷的输入体验。
手机输入法作为AI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未来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能否实现AI技术的稳定应用将成为决定手机输入法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报告》指出,与目前主流的手机输入法相比,百度输入法凭借百度强大的AI技术支持,在多项AI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用户体验满意度也遥遥领先。
据《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日均输入频率普遍上升,其中百度输入法的日均语音请求量峰值已超过8.6亿次,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53亿,人均语音输入次数高达每日3.57次,稳居行业首位。百度输入法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的AI创新,不断提升输入效率,力求实现“畅快发声”和“听懂用户”的目标,引领手机输入法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