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时,经常需要输入验证码,但验证码通常是数字、汉字、图像变形、点选或滑动的形式,常常无法被读屏软件识别,这使得视障用户感到十分困扰。”一位盲人钢琴调音师说道。
视障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但他们无法直接看到计算机或手机的界面,只能依靠触摸和声音反馈来获取信息并使用各项功能。然而,许多视障用户因为无法通过验证码验证,被挡在了网站之外,无法进行后续操作。
为了更好地满足视障用户的需求,网易易盾对行为式验证码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增加了交互式语音验证码,并且与读屏软件兼容,提供了一套安全且易于使用的语音验证替代方案。
这套自主研发的语音验证替代方案已在2月份推出。客户可以免费定制配置,将交互式语音验证码嵌入到行为式验证码中。借助SaaS层的线上调用,客户无需升级系统即可享受更加丰富的读屏软件功能,帮助视障用户顺利进行安全验证。
无障碍,更安全
行为式验证码在视障用户访问互联网时是一个障碍。这种验证码用于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的人类而非自动化程序。最初设计时,行为式验证码需要视觉信息输入,这对视障群体来说是一个难题。
易盾的安全团队经过半年的努力,开发了一套针对视障用户的简单语音验证替代方案,其中包括对验证码和读屏软件的改进。
作为次要优化,语音验证成为视觉验证的备选方案,解决了行为式验证码依赖视觉信息输入的问题。当用户触摸、点击或滑动屏幕后,验证页面会自动播放控件,并通过语音旁白向视障用户反馈界面信息,引导他们完成相应的验证操作。视障用户只需通过语音输入5至7位随机数字即可完成身份验证。
另一个重要的改进是读屏软件的辅助功能。自主研发的读屏软件与语音验证码相结合,不再直接读取验证码信息,而是提供步骤指导和页面指示,有效解决了读屏软件与验证码不匹配的问题。此外,该读屏软件广泛兼容各大操作系统,包括iOS的“旁白”功能、Android的“talkback”功能、Windows的“讲述人”以及Mac的“voiceover”,同时还支持各类H5和PC浏览器,覆盖了99.99%的视障用户群体。
对于安全验证码而言,简单和安全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但在无障碍化改造后,验证操作并不会变得过于简单而不安全。在持续迭代过程中,易盾保留了行为式验证码的安全性,设计了多种机器难以识别但用户可以识别的验证文本。
首先,语音播报的数字验证码随机生成,并伴有背景噪音干扰,每组随机数字由不同的人声合成。
其次,语音验证码设计了灵活的输入规则,避免了验证文本被黑灰产自动识别。例如,验证文本为“H3L5L8”,输入规则为“请输入播放文本中的数字”,用户需输入“3、5、8”这三个数字。
这些措施在简化操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验证的安全性。
互联网上的无障碍设施
据估计,在中国,有超过2亿的障碍群体,其中包括1.5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1700万视障者、2700万听障者以及大量认知障碍群体。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许多特殊群体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扩大。
为此,工信部发布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网站和移动应用(APP)的通用设计规范,旨在帮助重点受益群体平等便捷地参与互联网生活,利用互联网信息。
该通知要求,针对视力障碍群体,应推动网站和手机应用与读屏软件的良好兼容,解决验证码操作困难、按钮标签和图片信息不可读的问题,并鼓励企业设计研发智能导盲技术。
自从行为式验证码上线以来,易盾的研发团队持续跟进并优化,致力于减少视障用户在互联网使用中的障碍,为身份验证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无障碍化改造过程中,易盾与第三方视障社区合作,将行为式验证码放在视障群体中进行测试。共有近百名视障用户参与了语音版行为式验证码的可用性测试,包括全盲、低视力和弱视者。基于测试数据和反馈,易盾进行了多次迭代,最终完成了行为式验证码的设计。
测试数据显示,新版行为式验证码更加符合视障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体验更加流畅。正式版验证码1.0的用户尝试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比初次测试的beta0.0.1版提高了约15%,设备适配和交互体验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平均完成任务的时间仅需20.8秒。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内容风控服务商,易盾有责任让底层的身份验证变得更加简便,通过产品创新推进无障碍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无障碍版安全产品。
“未来,在产品创新与迭代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与无障碍化建设同行,致力于解决障碍群体的技术应用难题,铺设一条条互联网‘盲道’。”网易易盾的行为式验证码产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