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助手正变得越来越像真人!这是许多用户在体验新一代谷歌助手后发出的感慨。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进步,诸如小爱同学、天猫精灵、谷歌助手等新兴语音助手不断涌现。与此同时,语音助手引发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平台正在逐步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这种背景下,“长篇大论”已经不再是最佳的传播方式,碎片化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我们可以想象,身边有一个“匿名的亲密朋友”,它不仅能收集我们的日常生活信息,还能了解我们的喜好,模拟日常对话,营造出亲切的交流氛围。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利用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传递观点,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想法。这种影响力甚至可能超过简单的信息推送。近日,全球著名的社交平台Facebook再次推出的语音助手Aloha,预示着基于社交网络的智能语音助手将很快普及。
尽管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人类之间的互动,但大规模使用智能语音机器人无疑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模拟人类声音的技术也越来越逼真。智能语音系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有可能对网络舆论产生影响。比如,在科幻电影《机械姬》中,通过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表演,人工智能机器人艾娃成功欺骗了男主角,使其帮助自己逃离开发公司的控制。这表明,在精心设计的伪装下,人工智能确实有可能使人类失去判断力。
不久前,即时通讯软件Line推出了一款名为Gatebox的全息形象智能助手,使得语音助手不再局限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局限,而是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如果全息投影技术能够成功应用于智能语音助手,那么电影《钢铁侠》中的贾维斯可能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设备的新伙伴。
当前,“深度学习”、“大数据”和“并行计算”三大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业内专家预测,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将迎来重大突破。在此之前,微软已经发布了全双工语音技术,理论上实现了“人机交互”向“人机交流”的转变,使人机互动变得更加自然。
技术革新对战争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技术防范方面,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先发制人,就可能被对方压制。古人云:“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面对未来,我们不能低估大量语音助手在战场上的潜在威胁。虽然目前对智能语音技术的军事应用还处于设想阶段,但我们必须重视技术升级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前做好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