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门圣境山的壮丽背景下,一台白色精灵4无人机以其先进的智能系统,仅需三分钟便完成了对220千伏爱南线51号塔杆塔的自主巡检。这一高效操作标志着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在电网运维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果。自今年起,公司已累计完成超过5000基杆塔的自主巡检任务,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和精度。
自2020年以来,荆门供电公司致力于电网运检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引入了70余台具备高清摄像、红外测温等功能的无人机,覆盖了35千伏至220千伏的输电线路巡检。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进行三维建模扫描,该公司已成功完成了2693公里线路的电网数字化建模工作,实现了荆门全境输电主网线路的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
借助无人机空中采集的三维模型,线路本体和通道得以1:1真实还原。高压线路从蜿蜒山间转变为坐标信息丰富的点云数字模型,使杆塔金具、通道树障、导地线等细节清晰可见,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无人机自主巡检不仅提高了巡检速度,还显著提升了树障判距的精准度,达到了厘米级的水平。巡检完成后,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分析,能快速生成线路隐患报告,销钉级隐患识别准确率高达100%,大大提高了隐患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荆门供电公司不断探索无人机的新应用场景,如利用无人机搭载投放驱鸟剂,其效率是传统人工登塔投放的8倍。此外,无人机辅助导地线带电作业隐患消缺,不仅能缩短作业时间近30分钟,还能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荆门供电公司正逐步构建起更加智能、高效的电力运维体系,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全国电力行业树立了数字化转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