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测在河湖划界中的应用
作者头像
  • 刘泽乌兰
  • 2022-11-25 10:10:00 3089

河湖划界与无人机技术应用

河湖划界作为水管理的关键环节,借助无人机航测技术,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精度。无人机为河湖划界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为划定水流生态保护红线和河湖边界提供了坚实依据。

无人机河湖划界流程概览

一、前期筹备

  • 基本信息整理:收集河湖、水利工程等数据,明确需划界、确权的河湖与工程清单,了解涉及的土地、税费政策及其收费标准。
  • 经费估算:预估划界工作所需资金总额。

二、权属调查

  • 确权水利工程:核查已完成确权的面积和堤防工程长度。
  • 未确权水利工程:调查未确权的面积、权属及工程占压地情况,注意区分河湖管理范围内的滩地与水面。

三、无人机航测实施

  • 影像与数据获取:利用无人机获取区域影像,收集地形信息。

四、初步划定

  • 范围设计:在影像图和地形图上初步设计管理范围、界桩及公告牌位置。

五、精确放样

  • 位置标定:采用CORS、GNSS RTK或全站仪进行界桩、公告牌精准放样,确保合规性。
  • 照片记录:拍摄现场照片,制作位置图,标注地理信息。

六、绘制成果图

  • 比例尺图绘:在一定比例尺的河道带状地形图上详细绘制管理范围线。

七、成果汇总与质量检查

  • 资料整合:汇总所有成果,执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 专家审核: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成果质量审查,根据反馈进行修正。

八、数据库构建

  • 信息录入:基于测量数据建立涵盖管理范围、界桩、公告牌等内容的数据库。

九、成果预检与验收

  • 内部审查:项目质检组与单位总工办对成果进行逐级检查,确保满足验收要求。

通过上述流程,无人机航测技术有效推动了河湖划界工作的高效、精准执行,确保了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来源:成都远石
责任编辑: : 刘泽乌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河湖航测划界无人机应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