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期在秋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中引入无人机空中巡逻,与人力地面巡查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巡查效率和覆盖范围。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能够迅速识别农田内可能存在的火点或冒烟现象,实现全方位、高精度的监测。
过去,巡查人员主要依赖徒步检查,不仅费时费力,且难以全面覆盖广阔的巡查区域。而今,无人机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巡查效率,通过一次飞行即可覆盖大面积区域,使巡查过程更加高效。例如,无人机巡查员朱世鹏表示,无人机一次飞行可达1公里,只需10至15分钟就能完成一个点位的巡查,显著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的陈建威强调,尽管无人机技术为巡查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人力巡查依然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效的巡查体系。在特定情况下,如遇到监控死角或复杂地形,无人机将先期进行侦查,随后由地面人员跟进,确保巡查无遗漏。
在秋冬季秸秆、垃圾禁烧的重点时段,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市级督查组,联合第三方无人机巡查组,对关键区域进行密集巡查。通过无人机快速定位火点,执法人员迅速响应,及时处理问题,并上报处理情况,确保了巡查工作的高效执行。
除了采用先进技术外,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还注重宣传教育和政策支持。通过发放禁烧宣传资料、悬挂横幅、设立“队长责任制”等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提高其环保意识。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涉农街道给予财政补贴,激励村民积极参与禁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蓝天净土的良好氛围。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加强巡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秋季秸秆禁烧目标的实现。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结合,持续提升巡查效能,为改善和提升南京环境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无人机与人工巡查的协同合作,不仅提升了秸秆禁烧巡查的效率和效果,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科技赋能和政策引导,正逐步构建起全民参与、多方协作的禁烧工作格局,为守护蓝天净土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