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架先进的半自动无人驾驶海洋无人机已从檀香山启航,展开为期六个月的科学使命,旨在收集关键数据,深入探究气候变化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海洋酸性的变化。这些无人机由Saildrone公司制造,搭载着表面探索者的使命,计划在夏威夷的茂宜岛、瓦胡岛、考艾岛和大岛沿岸搜集长达5公里的海洋数据。
此次无人机部署标志着海洋观测技术的重大突破,相较于以往的海上无人机及邻近海域的载人船只,它们提供了显著提升的观测能力。更新的无人机设计具备全天候运作能力,并能实时传输数据至实验室,实现连续分析。此举不仅大幅增加了沿海水域的海洋化学测量,还特别揭示了沿海水域的pH值因二氧化碳与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微妙变化。
夏威夷大学马诺亚分校的海洋学教授Christopher Sabine指出,海洋正吸收人类排放至大气中的约25%至30%的二氧化碳。作为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该校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这一研究。
Sabine解释道,当前观测到的pH值远低于过去数百万年的水平,这对依赖于pH值稳定性的海洋生物构成了挑战。这一变化不仅影响着海洋的基本化学性质,还预示着未来生态系统的潜在变革。
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采取了灵活的航线策略,包括在夏威夷海岸和五公里极限标记之间的曲折航行,以及围绕每个主要岛屿的直线和连续航行。收集的测量数据将构建pH值地图,为研究人员提供海洋酸化热点的明确指示。
配备有先进的安全协议,无人机能够全天候、高效地运行,确保数据采集的安全与准确性。通过自动动态定位、基于GPS的位置追踪、实时风向和海流测量,无人机实现了精准导航。同时,自动化识别系统有效避免与其他船只碰撞,而高可见度的灯光和标识确保了无人机即使在靠近海岸时也保持安全。
研究焦点之一在于了解酸化海水对创造碳酸钙的生物体(如珊瑚、牡蛎和螃蟹)的影响,特别是它们在形成外壳和骨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利影响。Sabine强调,海洋酸化对夏威夷群岛珊瑚礁的潜在影响尤为关注,珊瑚礁不仅是当地旅游业的关键支柱,也是保护海岸线、维持文化传统和促进自给性渔业的重要因素。
此次海洋无人机的科学探索行动,不仅代表了海洋观测技术的前沿进展,更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深度探究。通过收集详尽的数据,研究人员有望揭示海洋酸化对近岸环境的具体影响,为保护和恢复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