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活动中,一群充满激情的少年展示了他们对无人机世界的无限遐想与技术掌握。这不仅是一场空中“速度与激情”的盛宴,更是科技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活动现场,六架球形无人机在精心布置的立体赛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抗,它们或上下翻飞,或如流星赶月,或如蝴蝶穿花,演绎着各种精彩绝伦的技术动作,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自去年12月起,这一系列赛事横跨深圳、江门、珠海、佛山、广州及香港六个站点,吸引了近300支队伍、超过2000名青少年参与,共同见证了无人机运动的无限魅力。
澳门代表队的参赛选手陈雅琳分享道,她以前对无人机的认知仅限于拍摄工具,未曾想到能通过实际操作参与如此多样的比赛。无人机不仅让她领略到了科技的魅力,还激发了她对未来科技应用的无限憧憬。孩子们的想象中,无人机将扮演更多角色,如空中充电站、火灾救援、珠峰救援、甚至是守卫地球,这些设想中的一些已经实现,如外卖配送、空中搜索等功能。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拍摄任务。例如,五一期间,深圳景区内推出无人机外卖服务,游客只需在线下单,即可享受5分钟内送达的便捷体验。此外,在深圳渔博会期间,无人机不仅承担起新鲜海鲜的快速配送任务,还通过线上预订系统,实现了10公里范围内即时配送服务,展现了无人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潜力逐渐显现。专家指出,低空经济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无人机的管控、安全与法规制定等。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汇集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顶尖学者及产业界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低空经济,解决无人机在管理、服务与安全方面的难题。
通过上述活动与研讨,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技术不仅在青少年中激发出浓厚的兴趣与创造力,还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广泛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法规的完善,无人机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