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气垫船参与涿州抢险,无人机架起信息桥梁,抗洪都有哪些“黑科技”
作者头像
  • 杨冬阳
  • 2023-08-08 10:42:00 3064

救援科技前沿:抗洪行动中的创新力量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和地质灾害,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北省涿州市等地区进入紧急防洪状态,牵动着无数人心。在这关键时刻,社会各界迅速响应,投入大量高科技装备,全力支持抗洪救灾工作。

黑科技气垫船“HW-15”的冲锋

8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六〇五研究院迅速部署即将上市的“HW-15”气垫船,这一创新成果在危险的深水前线发挥关键作用。这款气垫船具备陆海无限通行的能力,采用推进、垫升一体的空气螺旋桨,配备汽油机,水上航速可达惊人的65公里/小时,陆上航速更高达80公里/小时。其总长约8.2米,宽3.65米,载重量可达1吨,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巡逻警戒、公务执法、勘探测绘、交通运输、风场运维等领域。这一装备的使用,填补了国内小型气垫船技术的空白,成为抗洪救灾中的重要力量。

无人机搭建信息桥梁

面对通信网络受损的情况,中央级媒体报道了无人机在抗洪救灾中的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调度了中兴通讯的无人机,搭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高空基站设备,对受灾严重的王平镇、潭柘寺镇周边区域进行应急通信保障。这架无人机根据要求在特定区域稳定飞行,实现了近80平方公里的5G信号覆盖,为约2400位用户提供语音、短信和上网服务,有效满足了当地防汛救灾指挥通信需求。

多型空天装备协同作战

除了无人机,还有多型空天装备参与到此次救援行动中。解放军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出动4架直升机,搭载26名官兵紧急飞赴北京市门头沟沿河城火车站等地,执行受困列车救援物资空投和病员转运任务。此外,北京市人民政府航空队(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派出多架次警用直升机,向昌平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多个村庄运送食品、药品、水等应急救援物资。通航力量也出动多型无人机,执行物资运输、现场监测、通信中继等救援任务,共同构建起全方位的救援网络。

动力舟桥、应急排水抢险车等大型装备

除了高科技装备,还有众多大型专用抗洪救灾设备随时待命。如动力舟桥,通过轮式车裁运输,由河中舟及岸边舟组装拼接而成,能够快速架设成各种形式的浮式结构,适应3.5米/秒的流速,最多可运载500人及约7辆公交车的重型装备和车辆,实现快速水上机动。应急排水抢险车则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隧道、无电源地区排水及消防应急、供水、防洪抢险,能高效提升抢险速度和效率。

关注科技前沿,共筑安全防线

在此次抗洪救灾中,科技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从“HW-15”气垫船的快速响应,到无人机搭建的通信桥梁,再到各类大型装备的协同作战,科技不仅加速了救援进程,更提升了救援的安全性和效率。随着更多先进装备的投入和使用,我们期待科技在未来的抗洪救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构建更加坚固的安全防线。

    本文来源:领航智创
责任编辑: : 杨冬阳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洪都涿州气垫船陆海无人机抢险架起桥梁参与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