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国媒体报道了一系列关于其陆军无人机的意外坠机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军事装备安全性的广泛关注。报道指出,这些问题无人机的频繁坠毁并非偶然,而是与所使用的零件有关。据韩国MBN电视台披露,调查发现部分无人机采用了假冒的中国产零件。
事件起因于去年朝鲜无人机入侵事件,它促使韩国军方认识到了无人机在军事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并加速了自主研发侦察无人机的进程。然而,自去年9月开始,韩国空军进行了训练用无人机的采购招标,最终由一家韩国本土企业中标,计划购买651架无人机及其配套设备,总价值高达11.8亿韩元。该企业于今年1月交付了产品,随后这些无人机被部署至全国各营级部队,并于本月开始投入使用。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无人机经常出现无法正常起飞或坠落的情况,导致韩国陆军暂停了对该型号无人机的使用,并启动了军事警察的调查。初步调查揭示,该中标企业可能将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假冒为韩国本土产品进行交付。尽管该企业声称只进口了如电池、螺旋桨驱动器和变速器等无人机配件,但实际是在韩国国内组装生产。
韩国舆论对此反应强烈,《中央日报》也跟进报道了类似的内容,渲染了“韩军无人机坠毁逾百架,怀疑是否涉中国产无人机”的说法。分析认为,这不仅是韩国企业质量控制的疏漏,也是军方监管不足的表现,而非直接与中国制造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无人机研发存在技术瓶颈,导致了产品质量问题。例如,韩国JTBC电视台报道,若遭遇降雨或高湿度天气,某些军用无人机就难以起飞。问题根源在于无人机设计中,将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的过滤器放置于机体外部,湿度过高时导致过滤器结冰,引发引擎故障。韩国国防科学研究院对此仅认定为“轻微缺陷”。
韩国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郑成湖强调,作为韩国军方核心作战手段之一的无人机系统,需要紧急改进以适应朝鲜复杂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韩国国防科学研究院内部也对早期采用的“最新技术”表示质疑,认为随着研发时间的延长,技术问题逐渐浮现。
此问题已引起韩国政府的重视,今年5月,韩国国防科学研究院因管理失当被韩国监查院警告。然而,韩国防卫事业厅表示,为避免影响研发进度,当前阶段不会对现有设计进行大幅改动,计划在下一代无人机研发时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