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I型无人机高质量完成南海台风机动观测作业
作者头像
  • 程小姐
  • 2023-09-06 14:45:00 3133

中国气象局统筹下,国产无人机海燕I型完成南海台风机动观测

强化台风预测,海燕I型无人机展现卓越性能

在9月2日由中国气象局指导的行动中,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海燕I型无人机在面对“苏拉”、“海葵”等台风挑战时,成功完成了南海地区的台风机动观测任务,为台风路径和强度的评估提供了关键支持。

多次投放探空仪,数据实时回传

当天晚上21时8分,海燕I型无人机从博鳌国家级机动气象观测基地起飞,于21时53分开始连续投放10枚下投式探空仪,直至9月3日0时4分安全着陆,圆满完成了2023年南海台风观测业务的首次飞行。观测数据实时回传至地面指挥系统,随后通过机动观测指挥平台,从海南省机动观测业务分中心传输至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并被分发给多个研究机构进行深度分析。

数据丰富,精准预测台风路径

此次无人机任务收集了包括风速、温度、湿度、气压在内的大量大气要素数据,共计超过2.2万条有效观测记录。基于此数据,结合9公里分辨率南海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同化预报试验结果,“海葵”台风路径被修正为更向西移动,预计登陆后带来的风雨影响更为显著。这为提升台风路径及强度的预报准确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立体协同观测网,提升观测效能

海燕I型无人机与多种探测手段,如北斗导航平漂探空、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中山大学号”科学考察船等,共同构成了多台风背景下的立体协同观测网络,有效提升了观测效率和协同性。

强化能力,适应复杂环境

海燕I型无人机以翼龙-10无人机为基础,经过适应性改进,具备执行高速、高升限飞行任务的能力。该机型已在成都大运会、川西高原西南涡以及南海台风监测等领域展现出色表现,为气象资料空白区域和复杂环境下的观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持续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工业将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构建智能高效的观测网络,以更高水平的气象服务为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7年的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4,000万元,总部位于成都高新西区合作路1199号,专注于无人机系统、空天飞行器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跨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全系统解决方案,翼龙系列无人机已成功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使用超十万小时,赢得市场广泛认可。未来,中航无人机将以创新驱动发展,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世界一流的无人机专业化企业。

    本文来源:中航无人机系统
责任编辑: : 程小姐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海燕无人机南海观测台风高质量机动作业完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