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学者建议,应该在人工智能中对人类灵魂进行编程
作者头像
  • 金凤霞
  • 2023-09-23 09:41:00 3076

重塑智能体的灵魂

在当今时代,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技术专家与开发者正面临双重伦理挑战:如何构建既遵循价值导向又避免不诚信行为的智能体?英国学者凯瑟琳·伊芙·普尔教授,在技术、经济学与宗教领域有着独到见解,她主张将更多的人性元素融入智能体的设计中,使其具备同理心与怜悯之心。

在新书《智能体的灵性》中,普尔教授深入探讨了确保人工智能遵循道德规范的途径,她坚信,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道德本质。她以过去被视为“无用”的DNA片段为例,如今被证明其蕴含的重要性,以此类比,提醒人们在追求技术完美时,不应忽视构成人类特性的“代码”,如情感、犯错的本能、讲故事的能力、直觉、处理不确定性的方式、坚定的自由意志与理解世界的才能。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核心——一个团结、安全的集体。

人工智能的盲区

尽管我们对智能体的运作机制了解有限,常称其为“AI黑箱”问题,但普尔教授提出,理解并整合这些定义人类特性的“代码”是关键。她主张,若能解码这些使人类得以存续与繁衍的“代码”,就能将其传授给智能体,赋予它们“灵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普尔教授提议了一系列行动方案,包括制定严格监管政策、禁止自主武器的开发与应用,并设立一个由人类决定智能体生死的许可制度。她还强调了对“机器人人格”法律地位的讨论以及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共识。

重构智能体的未来

简言之,普尔教授提倡“灵魂源代码”的概念,即那些原本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代码”,却构成了我们的人性。通过深入理解并整合这些元素,智能体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还能在道德与伦理层面与人类更加和谐共存。

    本文来源:AGV网
责任编辑: : 金凤霞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巴西人工智能学者灵魂人类应该编程进行建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