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禁飞区入侵无人机?这个江理学子有办法!
作者头像
  • 袁倩倩
  • 2023-11-17 10:21:00 3061

在探索科研的广阔宇宙中,创新的火花仿佛触手可及。侯浩楠,这位对知识充满无限渴求的学者,如同一位勇敢的探险家,以其坚定的决心与勇气编织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竞技。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位杰出人才的背景与成就。

人物概览 侯浩楠,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于2021年晋升为硕士研究生。他已收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实力。在学术界,侯浩楠以多篇SCI期刊论文及国家级、省级奖项的荣誉,证明了其在科研领域的深厚底蕴。本科与硕士阶段,他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的研发工作,并荣获国家奖学金与特等奖学金,彰显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贡献。

科研成就亮点 近期,侯浩楠的“禁飞区入侵无人机智能化全方位反拦截防御系统”项目,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进一步印证了他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侯浩楠在无人机领域的深入研究,也展现了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研之路的起点与挑战 侯浩楠的科研之旅始于对无人机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六年前,他被一场无人机飞行表演所吸引,从而开始了对无人机飞行原理的学习。同时,对无人机“黑飞”事件的关注,激发了他提升无人机安全性的决心。这一兴趣促使他加入了樊宽刚教授的“无人机”研究团队。

科研过程与成长 面对科研道路上的挑战,侯浩楠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实验室初期的连续失败并未动摇他的信念,相反,它们成为了推动他不断前行的动力。在导师樊宽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以及团队成员间的紧密合作,侯浩楠得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进步。

创新技术与应用 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自主无人系统高峰论坛上,侯浩楠受到启发,提出了结合YOLO-v5的五帧差分法入侵无人机识别算法,并开创了12路球型麦克风阵列的声学定位与追踪系统。这一系统实现了对入侵无人机的精确识别与定位,大幅提升了拦截效率。

科研旅程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侯浩楠的科研经历不仅仅是对学术知识的追求,更是对团队协作、抗压能力和沟通技巧的锻炼。他参与的各类竞赛与论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的科研生涯,也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侯浩楠强调,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更需具备团队合作、心理承受与有效沟通的能力。

侯浩楠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无论面对何种挑战,坚持与创新始终是通向成功的关键。他的成就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晶,也是对科学精神的生动诠释。

    本文来源:江西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 袁倩倩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禁飞区无人机拦截学子入侵办法这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