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国: 加快无人机团标建设正当其时
作者头像
  • 罗倩
  • 2024-02-01 09:48:00 3021

无人机产业:国家战略与发展趋势

一、政策驱动下的无人机产业发展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在国家政策和技术革新双轮驱动下迅速崛起,成为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柱。自2021年起,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一系列顶层政策文件明确了无人机产业的战略地位。

  •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低空经济发展概念。
  • 2022年,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将无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纳入重点装备科技范畴。
  • 2022年8月,中国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稿),规划了无人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统一时空基准、提升安全自主飞行能力、构建高效运行平台等。
  • 202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法规保障。
  • 2023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旨在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二、无人机产业现状与前景

当前,无人机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潜力巨大。

  • 市场规模: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实名注册民用无人机数量达到104.9万架,无人机经营企业总数为16672家。预计到2024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600亿元。
  • 技术创新与应用:我国已形成完善的电动无人机供应链体系,在无人机电池、电机、数据链路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特别是在eVTOL领域,广州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 应用场景多元化:无人机在航空物流、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管线巡检、智慧城市、通信中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应急救援和物流运输方面展现出了独特价值。

三、标准化建设与挑战

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标准化建设的紧迫需求。面对种类繁多、技术迭代快速的无人机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 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 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了加快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性,鼓励发展团体标准。
  • 团体标准的推进:《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无人机行业协会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增强无人机飞行与相关活动的合规性。

结语

无人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通过加快团体标准建设,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还能促进中国无人机标准走向世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内外需共同努力,把握时代脉搏,为无人机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今日民航IFLY
责任编辑: : 罗倩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团标卫国无人机其时正当加快建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