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国债防汛减灾响应:无人机坝体管涌识别方案
作者头像
  • 张倩
  • 2024-03-09 09:30:00 3023

提升灾害防御能力:国家增发万亿国债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我国于2023年第四季度特别发行了一笔价值巨大的国债。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灾后重建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部明确了资金的重点投向,主要包括灾后重建、防洪工程、应急能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以及东北与京津冀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关键领域。此举不仅彰显了国家对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决心,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这一领域的紧迫需求。

管涌识别与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管涌现象,作为严重自然灾害的一种,威胁着地面与建筑物的安全。在洪水期间,当河水水位上升并与河堤内侧地面形成压力差时,若底土有透水层,便可能发生渗流,导致土体中细小颗粒被水流带走,引发潜蚀,最终形成管涌,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因此,准确识别与预防管涌至关重要。

无人机助力管涌监测

无人机技术在管涌监测与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综合运用了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如载荷、成像系统、算法、数据处理与传输能力,以及云管理平台的管控能力,显著提高了防汛抢险的效率与准确性。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创新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成为管涌识别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物体内部热波的传播情况,并利用热像仪直观呈现,结合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够有效识别潜在的管涌问题。尽管面对堤坝表面的复杂环境,如坑洼、积水、潮湿与植被,但通过精细分析库水与气温的差异,无人机系统能更精确地定位渗漏点。

无人机巡检与实时预警

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不仅采集可见光与热成像数据,还同步获取水流与环境信息。借助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高效的管涌识别模型。在飞行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控,一旦检测到异常,立即标示位置信息,实现快速响应与精准预警。

南京跃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贡献

南京跃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无人机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不仅销售包括大疆、科比特在内的知名品牌无人机及其系统集成服务,还在安防巡检、抢险救灾、交通监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构建了专业服务网络,致力于推动无人机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文来源:跃飞智能
责任编辑: : 张倩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管涌坝体无人机减灾防汛国债万亿响应识别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