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首次!长江干线川江航道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航
作者头像
  • 陈钊
  • 2024-05-11 11:28:00 3023

创新技术驱动长江航道智慧升级

近期,长江干线川江航道迎来了重大科技革新,首个自动化无人机机库在宜宾段成功建设完成,标志着长江航道科技化、智慧化进程取得显著进展。

5月6日,一架无人机从宜宾段起飞,展开对水上航标的全面巡检。宜宾段航道全长91公里,属于国家高等级III级航道,因其地形复杂、航道狭窄而著称。自动化无人机机库作为无人机全流程作业的地面自动化设施,不仅能够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巡检、自动返航、自动补能及智能数据采集与分析,还极大地提升了长江航道的维护效率与应急响应速度。

据长江宜宾航道局南溪航道处副处长高健康介绍,传统的人工航道巡查模式存在效率低下、特殊天气下视线受限及安全隐患等问题。自动化无人机机库的投入使用,使得无人机承担起航道巡查、航道整治建筑物检查及航道保护等任务,极大地改善了工作效率。以往需要1艘船和6人协作的工作,现在只需1台电脑和1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该无人机采用国产机型,空载续航时间长达60分钟,其巡航半径可达10公里,有效覆盖了更广阔的航道区域。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拍摄和传输航道状况,实现了“足不出户”的远程监控,确保了航道信息的即时更新与全面掌握。

无人机的最大巡航速度可达每秒15米,与传统航标工作船相比,具有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在宜宾合江门至李庄的航道范围内,无人机无需返航即可完成全程巡查,展现了高效便捷的作业能力。

随着自动化无人机机库的启用,长江干线川江航道维护效率显著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得到增强,同时也弥补了数字航道系统现场可视化的不足,为航道管理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数据支持。

长江宜宾航道局局长夏贵林表示,今年来,航道局积极实施智慧航道建设,引入视频识别、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智慧养护管理新模式,大幅提升了航道智慧公共服务能力。未来,自动化无人机将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航标图像识别、水文要素自动采集、水上应急搜救等多元服务,为“智慧航道”和“绿色航道”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推动航道维护作业更加智能、环保。

    本文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 : 陈钊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川江无人机长江媒体关注巡航航道干线实现自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