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皓通讯员范愉乐报道》
在5月的一片朝霞中,位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国门前,一支无人机分队由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民兵组成,他们正参与一场跨部门协作行动。一架名为“白色雄鹰”的无人机沿着二连浩特边境线快速飞行,其敏锐的“视觉”系统仔细搜索地面,确保不遗漏任何可疑迹象。
随后,另一架无人机从多伦县蔡木山乡砧子山村升空,这是该县人武部组织的民兵无人机分队,他们在执行防火任务。借助无人机的空中视角,他们能够全面监测火情,及时响应。
自年初以来,为了整合党政军警民五方力量,协同管理边境,锡林郭勒军分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依据边境实际情况,紧跟科技前沿,对边防民兵无人机分队的组建、建设和训练进行了深度探索,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军分区领导团队根据年度民兵潜力调查,收集了无人机分布、驾驶员培训等相关信息,吸纳了优秀的党员和退伍军人作为骨干力量,并广泛邀请航拍、测绘、培训等领域的无人机驾驶员加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他们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指导,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系统性地进行操作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位成员获得飞行资格。
今年,锡林郭勒军分区及其下属的人武部共组织了20多次跨部门联合行动,出动了50多架无人机,累计巡视边境达30多个小时。参与行动的民兵频繁、持续、全天候地使用无人机对关键边境区域进行扫描检查,成功发现了包括草原火灾、人员越界、牲畜失踪等多起涉边事件,显著提升了巡逻效能和管控效果。